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 ——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人民日报9月30日评论员文章: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
——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
8月30日,龙江农垦红兴隆管理局秋高气爽,稻谷飘香,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新华网发 (张伟 摄)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指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明确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为我们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准确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就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现代化,短板在农业,难点在农村。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了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农村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显。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现代化的任务,并将其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像重视农业一样重视农村发展,使二者同步推进、相得益彰,才能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让亿万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就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真正落到实处。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就要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着力点。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农村美丽家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我们就能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农村 农业 现代化 乡村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