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 会议
“回天”有术 ——北京市政协“推进超大型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议政会小记
“回天”有术
——北京市政协“推进超大型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议政会小记
人民政协报记者 吕巍
在北京,提起超大型居住区,回龙观和天通苑一定会榜上有名。二十世纪末,北京市为疏解老城区人口,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将大量中心城区棚户居民和无房居民安置在了这两个区域。如今,“回天”地区常住人口将近90万,接近一座大型城市的人口数,但由于当时在规划设计上缺乏长远考虑,加上规划实施和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回天”地区居民生活存在诸多不便。
9月28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召开“推进超大型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议政会,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就如何解决“回天”地区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购物难、社区弱等问题建言献策。而早在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政协就已经由社法委牵头,组建由各参加单位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先后召开了1次情况通报会、4次专题座谈会,组织了1次集中调研,30余次专题调研,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情况。
此次议政会正是对之前调研成果的集中展示,一个个有亮点、接地气的意见和建议让大家对“回天”地区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交通路网不匹配、医疗资源不配套、教育资源匮乏、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是‘回天’地区的几个‘老大难’。通过调研,我们觉得走城市修补的路径来解决最为科学。”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赵亚洲第一个表明观点。
城市更新修补理念起源于二战后欧美城市对不良住宅区的改造,是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也是一项长期的大规模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城市更新、环境政治、城市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结合今年8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内容,民建市委提出了科学修订空间规划,修补完善城市商业、文化等功能;拆除围墙,开放垄断设施和空间,打通城市交通内循环;强化土地复合利用,推进空间立体发展,为扩大教育、医疗用地挤出空间;运用信息科技手段,综合施策,系统解决公共服务设施缺陷等建议。
“打造超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关键在于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而坚持党建引领,建立政府主导有力、社会参与有序、居民自治充分的多元共治共享格局,是‘回天’地区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农工党北京市委社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现代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贤生认为,应健全组织机构,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作用,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同时,还应激发社会力量活力,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依法加强物业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致公党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主任关振鹏认为,“回天”地区公共空间的服务能力欠佳,应本着服务居民为先的原则,补充完善公共空间设计,在公共空间使用功能、空间布局上进行系统性安排。“比如在回龙观大街的改造中,道路建设不是孤立简单的路面铺设,需要便捷的公交停车等交通配套设施,需要安全的人行道过街步行环境,需要实用美观的绿化配置。要通过对公共空间进行系统性耦合,提升‘回天’地区的公共服务环境品质。”致公党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主任关振鹏表示。
他还提到了规划设计的预期研判问题。“从长远来看,改变‘回天’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滞后的现状,不仅按照现有标准和要求解决问题,还应适度考虑该地区随着城市发展可能在公共服务需求上产生的新变化,在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实施上,应做一些带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关振鹏同时建议对已建成的其他中心城区边缘集团的大型居住区进行评估,统筹制定建设或优化提升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以需求为本、以服务为先、以品质为重的公共空间精细规划和建设。”
“我认为,在超大型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领域,民间资本大有可为,也理应大有可为。”北京市工商联常委、中国商协会管理研究创新联盟理事长、兴宏金融集团董事长戚进东表示,社区养老服务、商业服务、医疗服务、停车管理、文化活动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引入民营企业参与,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精准解决民建投资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和解决超大型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需要民间资本的参与一样,‘回天’地区的改造建设也不仅仅是昌平区的‘私事’,需要市区两级政府及各区间的协调配合。”北京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副巡视员张亚芹提出,各方和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主动沟通,靠前一步想问题,实现“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相衔接、相配套,把北京市委市政府保民生、促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让生活在大型居住区的群众真正感受到幸福。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公共 服务 建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