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人物志人物志
赵无极: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涂颜料 我就一无所惧
艺术家赵无极一生中尺幅最宏大的油画《 1985 年 6 月至 10 月》以总价 5.1 亿多港币的价格成交,刷新其作品拍卖纪录,同时创下亚洲油画世界的拍卖纪录。
这幅 280 x 1000 cm 的三联画是他应建筑师贝聿铭之邀,为新加坡莱佛士城特别创作,完成于 1985 年。

《 1985 年 6 月至 10 月》 280 x 1000 cm 1985 年
80 年代的赵无极已渐渐回归东方哲学,开始在自己的文化根源上寻找慰藉,他虽然久居海外,但却有着鲜明的东方气质。赵无极视绘画为生命,在跌宕的一生中从未停下画笔。不过,要还原这位极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的一生,还得从了他的老师林风眠说起。
60 年代,艺术家林风眠以荒唐至极的“特务”罪名入狱。1972 年底,在周恩来的干预下,72 岁的林风眠被释放,他不敢再画画,带着一身伤病,艰难生活。几天后,林风眠忽然接到通知,说有外宾要接见他,便匆匆赶去。众目睽睽之下,外宾疾步奔到他面前,长跪不起,林风眠老泪纵横,俯下身来与外宾抱头痛哭。
事后,林风眠对人说,“这是要救我呢”,“外宾”如此重视他,造反派也不敢再把他怎么样。
这位“外宾”,就是艺术家赵无极。

赵无极的祖父赵绍甫
赵无极的家族渊源久远,在祖父赵绍甫续修的大港赵氏谱牒中记载:
镇江大港赵氏始祖赵子禠为宋太祖六世孙,建炎三年( 1129 年)迁居镇江大港。。。1894 年在大港出生的赵无极之父赵汉生,为宋太祖赵匡胤的三十世孙。
1921 年,赵无极出生于北平,半年后,因父亲工作调动,全家迁居南通。由于爱孙心切,祖父赵绍甫不顾舟车劳顿,来往于大港与南通之间,后来干脆在南通住下,直到赵无极到杭州上学才回到大港。

年轻时的赵无极
祖父对赵无极的教育不仅是绘画启蒙,更重要的是对他传统文化功底的建造,赵无极曾在自传《自画像》一书中说:
“父亲不在家,祖父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他的责任就是教育我们,在我学会看书写字的同时,也学会了画画。
为了教我认字和写字,祖父不停地在一些物体上写上标明这些物体名称的正楷字。我认识的第一个词是‘西瓜’。在炎热的暑天,馋嘴的儿童是喜欢扒着桌子啃西瓜,祖父在这西瓜上,四面八方画了许多棕色和绿色的弯弯曲曲的线条。我对这些乱涂乱画具有深刻的印象。这些线条并不意味什么,但却必须具备非凡的灵活和功力。”
画画,可以称得上是这个家族埋在血液里的传统,在宋太祖的后裔中,载入史册的画家有赵令穰、赵伯驹、赵伯骕、赵孟頫、赵雍。。。这些名字,每一个都璀璨无比。

年轻时的赵无极
“祖父和我们一起生活,满屋子收藏了许多书画。”赵无极说,“他的性格,任性怪癖,抗拒一切清规戒律”,祖父骨子里的反抗精神,对性格形成期的赵无极有直接影响。
1935 年,14 岁的赵无极进入杭州美专就读,他不喜欢国画教学的临摹方法,“反抗精神”被激发出来,便当场从潘天寿的课堂跳窗离开。在国画期末考试的试卷上,他甚至还涂了一个大墨团,落款“赵无极画石”,惹得潘天寿大发雷霆,愤怒地向校方提出开除赵无极。
身为校长的林风眠爱惜赵无极的天赋,好言相劝,宽容了他的“叛逆”,在毕业后还让他留校当助教。

赵无极与谢景兰
1948 年,在国内任教 7 年的赵无极与第一任妻子谢景兰共赴巴黎。
这对家境富裕且有才华的年轻夫妇,很快融入了巴黎艺术圈,他们结识了毕加索、米罗等艺术界前辈,也与诗人亨利·米修、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伯纳德·多利瓦结为好友。

保罗·克利作品
在遍访欧洲的博物馆后,赵无极放弃了以往的绘画方法,开始进行摸索,寻求突破。
直到 1951 年在日内瓦第一次看到保罗·克利( Paul Klee )的画,他用了几天时间细细揣摩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符号”。
这次偶遇,让赵无极有了创作上的具体转变,他开始走向符号,进入抽象世界。但在转变的初期,赵无极太过于“迷恋”保罗·克利的艺术风格,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二流克利”、甚至是“乏味的克利”,不幸的是,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 教堂风景》 1951 年

《拥抱》 1951 年

《红色风景》 1954 年
1954 年,赵无极开始创作“甲骨文系列”作品。与此同时,妻子将学习的重心转向舞蹈,并编写出摩登又具东方韵律的舞步,一切正在步入正轨。
不过,好景不长,妻子于 1957 年向赵无极提出离婚,履行完程序后,次年与一位法国艺术家结婚。痛苦不堪的赵无极,在那段时间常常酗酒,甚至被称为“赵威士忌”。在此后的一整年时间,他几乎没有动过画笔,只能去各处旅游。
1959 年初,赵无极来到香港,邂逅了演员陈美琴,他对未来的第二任妻子一见钟情。很快,陈美琴随赵无极去往去巴黎并结婚。第二段婚姻的开始,是赵无极绘画风格蜕变的契机。

赵无极与陈美琴
他以磅礡的情感,挑战探索尺幅更大、画面更为壮阔的作品。画面中浓厚的东方艺术的内涵,通过西方抽象的形象表现出来,转化为赵无极式的语言。
“我可以放手作画,随心所欲,因为技术层面的问题已不存在,我只随兴画去,大幅画布使我必须与空间搏斗,不但要填满它,还要给它生命,把我完全投注其中。我想表现动感:或迂回缠绵、或风驰电掣;我想借对比和同一色彩的多重振颤使画布跃动起来,我要找到一个放光的中心点。”
60 - 70 年代,是赵无极作品最丰盛,也是最多的年代。自此之后的作品便不再有标题,他仅在画布背面注明创作日期。
这个时期的赵无极,在法国南部的画室创作,邻居是近八旬的毕加索,这位立体主义大师一心沉醉于绘画,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见,但却对赵无极非常亲切,几天不见面就会向邻居询问,“那个矮个子中国人哪去了”。

赵无极与贾科梅蒂、苏拉热等画友们在皮埃尔画廊
艺术创作上,日渐成熟,但婚姻之路,赵无极走的并不顺畅。1968 年起,本就有家族病史的妻子的精神疾病愈发严重,时常怀疑有人要加害于她,无故在街头奔跑。
为了不让他人对妻子另眼相看,赵无极决口不提这些苦难,只在确实撑不住的时候与最亲密的朋友吐露,“我的爱情无济于事,只能眼看她一天天沉入病痛,一次次发作,心力交瘁。。。”4 年后,陈美琴吞食安眠药自杀。

《 04.11.61 》 1961 年

《 29.01.64 》 1964 年

《 10.1.68 》 1968 年
“在美琴过世之后的那段时间,我的心就像整个都被掏空了”,赵无极回忆说。
怎会不空? 当我们站在他 60 - 70 年代作品前,可以看到爱情的热烈色彩、激荡笔触,可以看到创造乾坤的生命力,但此时,这一切的基础却消失了。
后来,赵无极创作了一幅 9 米巨画《依然我俩》( 2.9.72 )纪念妻子。

《 2.9.72 》 1972 年
在人生最低潮的时刻,赵无极找出一张皱了的宣纸和笔墨,乱涂,对他来说,在雪白的宣纸和湛黑的墨色里,在墨韵的挥洒点染间,反而轻松多了。这种从孩童时代就熟悉的动作虽然丢掉了许久,但当它重新被唤起时,却给了赵无极前所未有的作画的力量。
1974 年,赵无极真正开始水墨创作,甚至同时用水墨和油画两种材质创作同一构图的作品。随著年龄及阅历的增长,赵无极注入了较多的温情与灵逸,激情与对立则逐渐溶进云彩或水气中。
70 年代末,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邀请,赵无极回国为香山饭店无偿创作两幅水墨作品。此时的国内,“文革”影响还没有完全肃清,赵无极的作品被随意丢在地上,落满了灰尘,贝聿铭看后有些不快,向负责的官员吐露此事,得到的答复竟是:“我们这里画得好的画家有的是,只要把他们找来吃顿饭,哪一个画的也不比他差…”
贝聿铭无计可施,与赵无极商量:“都怪我,不应该把你拉来。既然他们不领情,干脆把画撤回去吧。”

贝聿铭与赵无极
鉴于对祖国的浓烈感情,赵无极坚持把作品留了下来。不久,香山饭店揭幕,赵无极再次回到祖国,活动当天,嘉宾云集,一位军人退役的饭店经理对贝聿铭说,“赵无极这样的画,我也能画。。。”
可惜这位经理不知道,贝聿铭身边的就是赵无极。他也不知道,赵无极是与贝聿铭、周文中齐名的海外华人“艺术三宝”之一。

《 23.3.82 》 1982 年
1981 年,赵无极受邀于巴黎大皇宫国家美术馆举办个展,这是赵无极首次受邀在法国公立美术馆举办展览,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这时的赵无极已看过人生百态、走过生死别离,画面渐渐转变成泰若自如、抒情的悠扬,呈现另一番生命的动人风采。
华人学者程抱一在这次展览上评价说,“赵无极的最近之作,简单明白,在那儿,所有活过的梦都突然一一没入不可见之中,无可避免地,他走向空灵。”

赵无极
如果说他在 60、70 年代的作品是一股充满力量的洪荒之气,那 80 年代后的作品就是看透世事的淡然超脱。
赵无极在法国生活了半个世纪,奇妙的是,他的绘画没有被法国化,依然保留了鲜明的东方气质。他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鲜有华人可以做到,美国学者 H·H·阿纳森编著的《西方现代艺术史》中,共记录了 800 多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家,赵无极是唯一一位华人艺术家。
他视艺术为生命,一生几乎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90 多岁时仍在创作、勇敢地探索,如他所说:
“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涂颜料,我就一无所惧,我只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手上的画,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
编辑:杨岚
关键词:赵无极 贝聿铭 5.1亿 1985年6月至10月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美国纽交所“换装”迎接李维斯上市
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已救出31人
圆月
纳米比亚举行独立日庆典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山东:春雨润花
当中国京剧遇上意大利歌剧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