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尊重生命,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2018缓和医疗(安宁疗护)国际高峰论坛暨艺术行动”圆满落幕
人民政协网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赵彦)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尽量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韩启德对生命的感叹。10月13日,“2018缓和医疗(安宁疗护)国际高峰论坛暨艺术行动”在解放军总医院成功举办,这是中国连续第三年为“世界临终关怀与缓和医疗日”举办大型纪念活动。今年是现代安宁疗护运动的创始人——西西里•桑德斯诞辰100周年,本届世界临终关怀与缓和医疗日的主题“缓和医疗,我最重要(Palliative Care - Because I Matter)”正是出自于她的经典名言:"You matter because you are you and you matter until the end of your life."

全体与会嘉宾合影
本次活动由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韩启德、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秋俭、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罗点点、解放军总医院院长任国荃、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先生参加了开幕式并现场致辞,同时国际缓和医疗联盟主席也为大会发来视频致辞。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700多位顶尖缓和医疗专家和各界人士出席了此次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韩启德致辞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张秋俭致辞
韩启德在大会开幕致辞中提出了对中国缓和医疗发展的四点建议:一是要继续加强生命与死亡教育的推广,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进行活跃有效的宣传;第二是要加强个性治疗,促进生前预嘱的法律效力以及ICU病房的规范化;第三要大力支持安宁疗护进入医疗系统,并加强示范点的建设;第四是要支持安宁疗护的共同体建设,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发展。
韩启德表示,安宁疗护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病人涉及到心理咨询、护理费等问题,医护人员也有工资低、心理压力大的现象,改善这一现状的方法是要实行按病种付费,将安宁疗护作为一个病种列入医保支付范围内,可有效的改变现状。
最后,韩启德提出不仅要向老年人,更要向青年人加强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这对社会具有很大的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任国荃先生、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罗点点女士、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女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先生分别致辞
在本次国际高峰论坛上,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Wai Kit David, Hui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Jennifer Philip教授、英国圣克里斯托弗护理院Jan Noble总监、美国克利夫兰大学附属医院塞德曼癌症中心Deforia Lorraine Lane教授、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赵可式教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副教授Tai-Chung、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唐丽丽、解放军总医院南楼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小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主任刘芳等多位在全球缓和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为在场的与会者带来了精彩万分的学术演讲,多维度地解析与思考,从更高角度、更广视野展望缓和医疗的动向和趋势。来自中国台湾的赵可式教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讲述了安宁疗护的“四路并进”,让与会者印象深刻;赛德曼癌症中心的Deforia Lorraine Lane教授的音乐治疗主题演讲让全场参会者感受到音乐治疗的魅力所在,她感叹说“这是世界上最多人参加的缓和医疗论坛!”

上排演讲嘉宾从左至右依次为:Wai Kit David, Hui、赵可式、Deforia Lorraine Lane、唐丽丽
在大会下午的圆桌讨论中,由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王瑛总干事和北京首钢医院院长顾晋教授担任主持,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莫丽霞副司长和国内缓和医疗界的知名专家刘端祺、于世英、邓小虹、吴晓明、宁晓红、李玲、黄海力、秦苑、刘芳就安宁疗护的团队建设与推进策略进行了实质性的讨论,莫丽霞副司长提出,要向全社会大力宣传安宁疗护的理念,同时加强缓和医疗的团队建设,在实践上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政府和各社会团体要共同来推进这项工作。各位参与讨论的专家学者都各抒己见献言献策,并表示今年的学术会议主题与往年相比内容更加丰富,探讨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刻。

圆桌讨论主持人: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总干事王瑛女士、北京首钢医院院长顾晋教授

从左至右依次为:黄海力、秦苑、邓小虹、莫丽霞、刘端祺、于世英、李玲、宁晓红、刘芳、吴晓明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副司长 莫丽霞在圆桌讨论中发言
除了备受关注的学术论坛之外,本次的缓和医疗艺术行动也别出心裁。主办方邀请MENGFLORA团队,将象征生命的绿色植物与五位接受缓和医疗患者的纪录影像相结合,在会场搭建了大型的艺术装置,整个场景仿若置身于生机勃勃的植物园中,带来无限温暖与希望,众多与会者均驻足于此感受生命交叠,引人深思。

绿植与缓和医疗影像结合的艺术行动装置

现场参会嘉宾与服务志愿者
编辑:赵彦
关键词:缓和医疗 安宁疗护 全国政协 韩启德 罗点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