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11国华文媒体探访贵州毕节 点赞中国扶贫成就
中新网贵州毕节10月21日电(冷桂玉 袁超)“百闻不如一见,中国提出2020年全面脱贫小康,这一次在毕节我深深体会到,这不是一句空话。”巴拿马《拉美快报》社长李勇恩感叹道。
此间正值2018“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媒体高层“行走中国”——世界眼中的贵州大型采访活动期间,采访团一行走进贵州毕节,探访黔西新仁乡化屋村,大方县核桃乡木寨村等地,感受当地民族风情、品尝当地特色小吃,时刻用相机记录下乡村美景,感知贵州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
图为航拍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木寨村。 瞿宏伦 摄
走进化屋村,热情好客的苗族姑娘已身着盛装,唱着苗歌,跳起了打鼓芦笙舞蹈,欢迎华文媒体代表们的到来。继续往村子里走,干净的乡村小路通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一排排独具特色的小别墅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组合成了千里乌江上多彩的画卷。
据介绍,多年前,化屋村曾是贫困村,没有通村公路,几乎是“与世隔绝”。化屋村作为民建中央的重点帮扶村之ー,在社会各界帮扶下,化屋村相继落实了一批产业帮扶项目,村里建起了蔬菜大棚、花卉育苗基地、草莓采摘园,发展起了乌鸡养殖业,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现在村里还着力推进乡村旅游。
对于化屋村的变化,哈萨克斯坦《今日丝路》的主编安胡赛也是感触良多,“这一次到达贵州,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的扶贫,看到了当地政府帮助老百姓如何去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村巨大的变化。”
在核桃乡木寨村参观时,一家极具民族特色的度假客栈惹人注目,屋外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客栈老板薛峰曾在东部沿海打工10多年,看准了家乡发展乡村旅游的“商机”,回到村里开起了度假客栈。薛峰说,旅游旺季的时候,客栈的20多个房间都住满了,游客还可以体验当地的特色美食,很多都是“回头客”。
木寨村曾是贫困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依托于保存完好的原生态田园风光,木寨村结合实际,开辟出了一条适宜当地发展、全民共享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每到春夏旅游旺季,可以体验传统农业的农耕园、充满乐趣的食用玫瑰基地和果园吸引着一批批游客来此度假旅游,越来越多和薛峰一样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开起了农家乐、小超市、度假客栈。
“不管是交通条件、人居环境,贵州农村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4年来过贵州,这是李勇恩第二次踏上贵州土地,眼前的变化让他感慨万千:“看到贵州的变化,我坚定相信,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是真实可见的。”
两天的毕节之行结束,美国《红杉林》编辑张茜苓在微信群中感叹道:“收获颇丰,为这里的巨大变化而兴奋,所见所闻都值得海外媒体去报道。”此行回去以后,张茜苓表示将把这些故事写下来,用多种渠道讲好中国故事,当好中国文化的“使者”。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贵州 毕节 中国 媒体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