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22亿!清华大学获中国大学史上最大单笔捐赠
原标题:22亿!清华获中国大学史上最大笔捐款
据微信公号“清华大学”10月22日报道,10月22日上午,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清华大学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未来10年内将向清华大学捐资22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清华大学的基础前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助力清华发展。据悉,这是截至目前国内高校所获的最大单笔捐赠。当天,“国强楼”奠基仪式同期举行。

签署捐赠协议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清华大学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建敏,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原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滕藤,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创始人、清华大学名誉校董、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碧桂园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清华大学校友杨惠妍,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碧桂园集团董事局董事、清华大学校友陈翀,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副校长尤政及师生代表出席仪式。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斌主持仪式。

邱勇向杨国强颁发捐赠纪念牌
陈翀与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代表双方签署了捐赠协议,邱勇向杨国强、杨惠妍、陈翀颁发了捐赠纪念牌。

杨国强致辞
杨国强表示,作为改革开放中从普通农民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反哺社会、贡献国家,支持教育发展,非常光荣,能够捐赠清华大学,为人才和创新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非常开心。归根结底,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得益于更优秀的人才辈出,自己和家人能够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促进国家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服务国家创新和世界进步尽一份责任,感到由衷的幸福。

邱勇致辞
邱勇表示,22亿是中国大学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款,对于中国和清华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也体现了杨国强先生作为企业家和著名慈善家的情怀、抱负和责任感。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是清华大学的光荣传统,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应主动履行服务国家的重大责任。清华大学率先启动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进一步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解决国家最关键的战略需求。大学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创新和人才是此次捐赠的关键词,围绕国家最紧迫的需求和前沿科技领域,共同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吸引最顶尖的人才并培养国家发展最需要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当前,清华大学正瞄准新的目标努力前进,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清华的明天更美好,清华人将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努力。

“国强楼”奠基仪式
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和碧桂园集团一直支持清华大学的建设发展,自2007年起曾多次向清华大学捐赠。2016年4月,在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之际,碧桂园集团捐赠设立了“清华大学—碧桂园教育基金”,用于开展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教育扶贫等工作;2017年再次捐资支持清华大学“国强楼”建设。
在当天的“国强楼”奠基仪式上,华建敏、滕藤、杨国强、杨惠妍、陈翀和邱勇、杨斌、尤政等师生代表共同为新楼培土奠基。
编辑:曾珂
关键词:清华大学获中国大学史上最大单笔捐赠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