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将在珠海航展首次公开亮相
新华社西安10月23日电(李国利、肖建军)记者从23日召开的第五届载人航天(国际)学术大会上了解到,中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以1:1实物形式(工艺验证舱)参加第十二届珠海航展。
这将是我国空间站工程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中国空间站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核心舱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分为大柱段和小柱段)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停泊口用于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另有一个出舱口供航天员出舱活动。核心舱轴向长度16.6米,大柱段直径4.2米,小柱段直径2.8米,主要用于空间站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以及航天员生活,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够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
郝淳表示,中国空间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总体方案优化,采用转位机构和机械臂结合,进行舱段转移、对接,在航天员和机械臂协同下,可以完成复杂舱外建造和操作活动;建造规模适度,预留了舱段和舱外载荷平台扩展能力,最大可扩展3个舱段;设计新型平台装载大型光学设施,开展巡天和对地观测,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必要时可停靠空间站进行维护和补给,开辟了分布式空间站体系架构的创新模式;规划了密封舱内的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等,支持在轨实施空间科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项目,综合应用效益将会显著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空间站时代,载人航天工程全线正全面开展空间站研制建设,各主要系统均在按计划进行初样研制,核心舱将于今年年底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组装建造。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国空间站核心舱 珠海航展 公开亮相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