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辛识平:铲除“村霸”滋生的不良土壤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题:铲除“村霸”滋生的不良土壤
辛识平
依仗家族势力,长期把持村“两委”,甚至和亲友组成“第二村委”;侵占村集体资产,把村里企业当成“唐僧肉”;殴打辱骂村民,敲诈村民财物;虚报冒领惠农扶贫资金,连贫困户领到的慰问品也不放过……
说起“村霸”的所作所为,不少群众眼里冒火、心中滴泪。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不少横行乡里、为害一方的“村霸”纷纷“凉凉”,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老百姓拍手称快。
“村霸”是农村的毒瘤,不仅直接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也危害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这些“眼前黑”“身边腐”,就是百姓的“切肤之痛”。“村霸”不除,农村难安。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向“村霸”亮剑,打掉一些人的嚣张“霸气”,树立清风正气,还乡村一片清朗天。
“村霸”现象之所以产生,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往往与一些基层地方的不良政治生态很有关系。有鉴于此,打击“村霸”的铁拳,需要多向发力,尤其是把扫黑除恶同基层反腐结合起来,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和人员,一手“扫黑”,一手打掉“保护伞”,形成压倒性态势。
打蛇打七寸,治病要除根。改良基层治理土壤,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是铲除黑恶势力的治本之策。根据中央出台的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提升德治水平,才能有效净化基层政治生态,防止黑恶势力反弹回潮,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啊,父老乡亲》讲述了一个接地气的故事:新上任的乡党委书记王天生顶住压力,扳倒作恶多年的“村霸”,扭转了当地风气,为乡亲们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有利条件。实际上,这样的“剧情”正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不断发生。布下扫黑除恶的法网,铲除黑恶滋生的土壤,“村霸”还能横行到几时?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村霸 铲除 土壤 滋生 乡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