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神秘的大佛,了解一下?
新华社成都10月25日电新闻链接:神秘的大佛,了解一下?
新华社记者张超群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千百年来犹如绝世高僧,凭坐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作为世界最高大的古代石刻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自古至今吸引了众多人士前来观瞻。今年十一黄金周,有22万游客进入乐山大佛景区,同比增加8.38%。
乐山大佛缘何能在1300多年里能得到完好的保存?大佛背后又有什么“神秘”的故事?
【大佛曾在木阁楼中“居住”四百多年】
乐山大佛的营造始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由海通和尚倡导、开凿,中间历经唐朝剑南道节度使章仇兼琼续建,最后由唐朝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在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
大佛开凿在以红砂岩为质地凌云山上,凿成后就存在防风化的问题,建楼阁保护大型造像是普遍的方法。乐山大佛建成后,从唐代开始就采用楼阁保护达400多年,后来楼阁毁于战乱,大佛才暴露在外。
海通修建大佛之初并没有设计建造阁楼保护。曾经保护大佛的大像阁修建时间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唐咸通七年(866年)薛能在《凌云寺》诗中写道,“像阁与山齐,何人置石梯”,说明此时大佛已居于大像阁内,还设有石梯上下。此时距大佛竣工已过了63年,意味着大像阁只可能在这段时间内建成。
大像阁毁坏的时间也无可考证,根据古诗文记载,推测大像阁毁于宋元之际。据清朝《凌云诗钞》记载,“明末袁韬、武大定作乱,寺为灰烬,旧有佛阁,亦毁于兵”。
【佛身藏有科学排水系统】
上世纪80年代末进行的“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调研发现,古人除利用大佛发髻、衣饰褶皱等,巧妙设置了一些小型排水沟槽将水引出佛体,还在佛身背后的头、肩、胸部位设置了三层拦截渗水的排水廊道。
大佛螺髻中有两条细排水沟,沿前顶螺髻延伸至耳后。将大佛发髻凹槽的积水导引汇集在最下方的螺髻排水沟中,阻止头部积水四散的流向大佛面部。水被引入耳后,又由两侧的沟槽及时排入岷江。
身上的衣纹也有类似功能,佛像正胸右侧有分流表水的支沟,起到阻止水沿佛身流淌,防止侵蚀性风化作用,排水沟设立的方向和衣纹褶皱基本一致,但在风化作用下,衣褶的排水道已基本损坏,水不能归流而在佛身上满身冲刷,加速了对大佛自然剥蚀的过程。
【大佛是沿山体整体凿刻而成的吗】
乐山大佛的确是在凌云山沿天然山体凿刻而成,但并非整个大佛都是一块整体。大佛的发髻就不是岩体开凿的,而是由单个岩块雕刻后拼装而成。
乐山大佛的1051个螺髻发髻岩石层理相互垂直,有拼装缝。大佛头顶的结构是用人工制作的条石发髻拼装外围,又用条石、碎块填充内部,再用附加层装饰表面。用地质雷达探测可以发现大佛头顶和身体材质明显不同。
此外,大佛的耳朵和鼻子都是“木胎泥塑”。勘察中,工作人员在右耳发现铅丝和木桩,左耳砌有青砖,说明轮廓线条复杂的耳朵使用木桩木条等作内衬,外部用多层锤灰而成。1962年组织大佛维修的黄高彬记录:“鼻子底部是空的,有30厘米深。里面有三根木头,成品字形骨架,外面抹锤灰。”(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大佛 乐山 神秘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博索纳罗宣誓就任巴西总统 强调恢复经济消除腐败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