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默克尔时代”开始落幕 德政局增添不确定性
新华社柏林10月29日电(国际观察)“默克尔时代”开始落幕 德政局增添不确定性
新华社记者张远 任珂
德国总理默克尔29日表示,将不再寻求连任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党主席,未来也将不再竞选联邦总理。
分析人士认为,遭受接连政治失利后,默克尔意欲逐步交接权力,平稳退出政坛,“默克尔时代”终结的序幕已经拉开。
谋身退
据基民盟党内人士消息,默克尔29日早间在基民盟党内宣布将不寻求连任党主席,并发表“感人演讲”,党员全体起立鼓掌向她致敬。当天下午,基民盟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
谈及不再参选原因,默克尔表示,执政联盟本月在巴伐利亚州和黑森州议会选举中接连受挫传递出明确信号,执政各党需要反思,联邦政府形象需要重建。默克尔同时提及,她在今年7、8月份议会夏休时就已下决心不再参选,一直寻求体面交出党主席一职。
按照基民盟党内传统,党主席与联邦总理通常由同一人担任。默克尔此前曾表态坚持这一传统。舆论猜测,默克尔离任党主席后也会辞去联邦总理职务。不过默克尔当天表示,她将完成本届总理任期。
当地媒体认为,默克尔保留总理职务,是为保证权力交接的可控。德国电视一台的报道说,默克尔将“逐步撤离”,给予党内接班人一些时间树立威信。
谁接班
默克尔自2000年4月至今任基民盟主席,任职时间超过18年。一些熟悉基民盟党内事务的人士告诉记者,默克尔担任党主席期间,政策立场强硬,被称作“铁娘子”。
基民盟定于12月上旬在汉堡召开党代会,选举党主席。对于谁可能接任党主席职务,继而成为未来的德国总理人选,默克尔表示她没有偏好,基民盟将选出合适的领导者,她可以“和很多人合作”。
现阶段,已有三人成为媒体预测的热门接班人选。一是基民盟秘书长安内格雷特·卡伦鲍尔。卡伦鲍尔曾担任萨尔州议员、州长,今年2月出任基民盟秘书长。一些德媒认为,卡伦鲍尔放弃有行政实权的州长职务,甘于到柏林打理党务,似乎愿意接受默克尔栽培。卡伦鲍尔也因此被视作亲默克尔势力的代表。
二是卫生部部长延斯·施潘。施潘现年38岁,有丰富从政经验,22岁就被选入联邦议会担任议员。施潘经常反对默克尔的政策,在党内有不少支持者。三是弗雷德里希·默茨。默茨2000年至2002年任基民盟与其姊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在联邦议会的党团主席,默克尔2002年罢免其职务由自己兼任,与默茨“结下梁子”。默茨自此成为默克尔的反对者,后退出政界,在多家企业任职。
搅政局
德媒认为,默克尔能否顺利完成任期、实现过渡,不仅取决于基民盟党内因素,也受执政联盟其他两党以及在野党左右。
执政联盟中基社盟、社会民主党在巴伐利亚州、黑森州的议会选举中也惨遭失利,两党内同样弥漫问责情绪。一些党员提出,两党党首也应仿效基民盟“有所表示”。如果两党领导层变动,或将导致执政联盟瓦解。
社民党主席安德烈娅·纳勒斯29日对当地媒体说,社民党人事调整不是当务之急,应先搞清楚基民盟主席由谁接任、执行什么样的政策,社民党会据此决定是否留在执政联盟中。
在野党中,自由民主党(自民党)主席克里斯蒂安·林德纳当天发表声明,要求默克尔同时辞去党主席和总理职务,并提议基民盟新领导层考虑基民盟/基社盟、自民党、绿党的执政组合,开启新的时代。左翼党也发表声明,要求提前举行联邦议会选举,尽早改变现状。
分析人士指出,默克尔开始告别权力中心,无疑为德国乃至欧洲政局增添了不确定性。她宣布不再寻求连任基民盟党主席当天,德国国债收益率上涨,欧元短暂下跌。
编辑:曾珂
关键词:“默克尔时代”开始落幕 德政局增添不确定性


世行行长金墉将提前卸任
脱欧与时间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辞职
白宫与民主党磋商未果 美政府“停摆”继续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博索纳罗宣誓就任巴西总统 强调恢复经济消除腐败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