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宁夏蔡川村:山沟沟里解出“产业+金融”脱贫密码
新华社银川11月11日电 题:宁夏蔡川村:山沟沟里解出“产业+金融”脱贫密码
新华社记者靳赫、温竞华、谢建雯
50岁的蔡川村村民杨志科受了半辈子穷,在他的认知里,“产业”和“金融”一类的词和他八竿子打不着,而祖祖辈辈遭受过的贫穷,在他这一代也难以摆脱。然而,短短几年间,村里“小金融”撬动“大产业”的发展模式便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固原市原州区蔡川村位于宁夏西海固地区,而西海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曾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评价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长久以来,当地农民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直到十年前,蔡川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仍不足2000元,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2007年底,在外地做过生意的蔡川村“能人”马金国回乡,并被选为村主任,村里发展有了新思路。“这里的土地虽然不适合种粮,却适合种饲草,我考察市场发现,养殖肉牛有商机,于是计划带领村民种草养牛,培育出一个像样的产业。”马金国说。
然而,习惯了种玉米、马铃薯和杂粮的村民们大多不认可马金国的想法,认为种草养牛“舍本逐末”,而且,当地村民每年的收入往往只够勉强过活,根本没有余钱买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8年,马金国卖掉自己在城里的房子、车子,以所得的30余万元资金在村里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并联系银行,以合作社担保、农户联保等形式为首批14户村民发放了共计18万元的小额贷款。有了资金,这些村民纷纷从外地购进良种肉牛养殖,一年后,平均每户挣了1万多元。
“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啥叫产业和金融,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更多人开始贷款养牛。”蔡川村村民杨志万说。第一批贷款投放成功也增强了银行的信心,逐步提高了给村民贷款的额度。
2010年,杨志科也加入了合作社,贷款建牛棚、买牛犊,养殖规模逐年扩大。近日,记者到杨志科家采访时,他已建起两个标准化牛棚,每个牛棚里各养着5头牛。“现在一年挣三四万元不成问题,这几年我不但脱了贫,还盖了新房,过些日子准备再买辆小汽车。”杨志科指着院子里刚建起的车库说。
据了解,目前蔡川村八成以上村民加入了合作社,银行累计为当地村民贷款1.13亿元,全村肉牛存栏量也从2008年的160头左右增加到3100多头,产业蓬勃发展,使当地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8000多元,蔡川村也于2016年顺利脱贫摘帽。
如今,蔡川村又瞄准市场,发展红梅杏种植、中蜂养殖、劳务等产业。“资金跟着农民走,农民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机制,这就是蔡川村快速发展的秘密。”原州区扶贫办主任张玉海说。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蔡川 川村 村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