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对0至6周岁儿童自闭症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1月9日下午,汕头市龙湖区自闭症筛查中心为5名儿童进行自闭症复筛,其中有一例怀疑为高功能自闭症,需进一步详细检查,另外4名儿童在生长发育等方面存在轻微的问题,有待持续观察和追踪。汕头市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珠池医院)儿科主任、龙湖区自闭症筛查中心主任何永忠表示,自闭症的帽子,轻易不敢给孩子们戴,必须慎之又慎。
原来,为进一步做好儿童健康指导服务工作,将自闭症作为筛查重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今年年中,龙湖区出台《龙湖区0—6周岁儿童自闭症免费筛查工作实施方案》,自今年7月起为辖区内6周岁以下儿童进行免费自闭症筛查。
三个月过去了,筛查工作成绩斐然,被确诊的个案与筛查人数的比例之高,也让负责该项目的医生和龙湖区卫计局有关人员觉得有些触目惊心,更加确定了自闭症免费筛查工作的推进刻不容缓,也盼望能在更多地区开展此类普惠项目,给予更多患儿康复的希望。
完成儿童自闭症初筛3622人次
其中呈阳性120例
何永忠告诉记者,儿童自闭症也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交障碍、沟通障碍和特异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1943年,美国精神科医生Kanner首次在报道中提到有11例儿童自闭症病例,为世界自闭症的研究揭开了序幕。1982年,我国的陶国泰教授首先在中国大陆地区报道4例儿童自闭症。70年过去了,医学界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虽然一直在努力,但病因仍未找到,然而自闭症的诊断率却呈逐年迅猛增加的趋势。”何永忠说,研究表明,自闭症若能早期发现,并在儿童发育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一般为6岁以前)对其进行长期系统的干预,就能改善症状,促进其智力发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以期最终回归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财富创造者。
《龙湖区0—6周岁儿童自闭症免费筛查工作实施方案》中规定:凡夫妻双方至少一方为龙湖区常住人口者,其6周岁以下子女均可到辖区内医院的儿童保健科免费接受相关项目检查。
按照我国《0—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要求,0—6岁的儿童共有11次到各医院的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检的机会,分别在3岁内的3、6、8、12、18、24、30、36月龄,共8次机会;以及4、5、6周岁各1次,共3次机会。
“家长们可利用每次去体检的机会,向儿童保健科的医务人员免费索取《儿童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表》认真填写,并提交。”何永忠说。
据统计,汕头市龙湖区自闭症筛查中心自今年7月26日正式投入运作后,截至10月15日,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共完成辖区内儿童自闭症初筛3622人次,其中发现阳性120例。对于初筛呈阳性的儿童,该中心按照工作流程致电家长,召回复筛,但是遵照约定前来复筛的仅有44例。
“复筛的44个孩子中,检查结果仍呈阳性的有34例。经过评核,其中自闭症患儿11人,语言、动作、社交等智能发育迟缓22人。而于11月9日前来复筛的5位儿童,还有待进一步检查才能最终确诊。”何永忠说。
着重提高儿童自闭症
早期诊断率早期干预治疗率
对于复筛结果呈阳性的儿童,筛查中心将其介绍到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等机构进行专业评估,对确诊的患儿将转介到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长期系统的治疗。
何永忠告诉记者,2002年5月,美国《时代》周刊曾报道,美国10岁以下的儿童中,每150人就有1名自闭症儿童,到了2014年,该数据比例增长到1.5/100。我国尚未将自闭症列为一种单独的病症进行统计,因而还没有准确的官方统计数字,但据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残疾首位。
“相较于美国的数据,我们在3个月内初筛了3622个孩子,120例呈阳性,仅44例按时复筛,后确诊自闭症11例、21三体征1例,疑似高功能自闭症1例,还有20多例发育迟缓的患儿,这些还不算那些未按照约定时间回来复筛的儿童,这样的数据已经足以让医生感到揪心。”何永忠说。
龙湖区卫计局局长钟子明表示,此前,在研究此项政策的时候,我们当时的初心就是希望通过建立儿童自闭症免费筛查服务网络,对全区0—6周岁儿童进行全面筛查,着重提高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诊断率、早期干预治疗率,以期改善其症状、培养能力、掌握生存技能,最终回归社会,减轻自闭症患儿家庭的负担。
“但是我们意外地发现,在筛查工作中,不仅把自闭症的孩子筛查出来了,还把一些其他类型的发育异常儿童也筛查出来了,如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脑性瘫痪等,对这些孩子进行早期评估、早期干预,治疗效果也是很好的。”钟子明说,“这对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幸福来说,意义太大了,我觉得这项工作应该在更大的范围上推广。”
粉色表格内藏“玄机”
记者在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珠池医院)看到粉色的筛查表,背面为《致家长的一封信》,正面是《儿童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表》,在表格中,比如,年龄3个月一栏对应的预警征象有: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人或物品;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持续头后仰;俯卧时不会抬头。
何永忠解释,“俯卧抬头,婴儿两个月左右就应该会了,如果3个月还不会,就要询问孕产史,如怀孕过程中有无异常、产程中有无窒息等,因为要排除脑损伤。3个月大的婴儿还没办法确诊自闭症,但可以了解他是不是存在大动作发育异常等情况。”
“比如第一个选项,小孩对‘嘣’的一声没有反应,那是不是听力有问题,就应该询问出生后有没有按规定做听力筛查,如果有,在哪里做的,把结果调出来给我看,确实没有问题,那就继续观察,必要时做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如果没做听力筛查,就赶快去做,新生儿听力筛查也是免费的。先天性听力障碍的患儿,3个月内必须确诊,之后按不同情况进行干预,实在严重的,还可以做人工耳蜗手术。”何永忠说,“这就是为什么要把这个选项放在‘3个月’这一栏里的原因。”
何永忠介绍,“我们人类大约在4个月时开始学习语言,这个时候主要靠听。所以听力没问题,就保障了语言学习能力。而且,人的大脑很奇怪,一个时期学习一样技能,在其敏感期内学东西是事半功倍的,但过了这个时期就比较糟糕了,可能怎么学也学不会。打个比方,吞咽,如果一个婴儿在4—6个月时,家长没有给他添加辅食,到了一岁才开始添加,他其实就错过了练习吞咽的最佳时机。”
“像注视人脸,追视移动人或物品,逗引时是否会笑等,这些选项是在检测小孩的视力,应人、应物的能力。”何永忠告诉记者,“这样一张看似简单的表格,其实代表了整个儿科的发育学。”
多次复筛评估才会确诊是否为自闭症患儿
据了解,龙湖区自闭症儿童筛查工作主要由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珠池医院)负责,辖区内各医院、卫生院的儿保室负责发放《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问卷给筛查对象其父母填写,在每月15号和30号集中送往珠池医院儿保室汇总。何永忠将对《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进行评估,初筛为阳性者进行多次复筛。
在珠池医院儿保科,记者看到,现场有近20多位母亲带着小孩坐在凳子上排队等候,并听取护士讲解表格怎么填写,大约耗时2、3分钟。
钟子明表示,这项工作并不需要很多额外的投入,因为在国家的重视下,0—6周岁的儿童保健网络已经非常健全。“就像‘互联网+’一样,儿保网络也可以‘+’,这个网络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对于未按约定时间来复筛的孩子,龙湖区卫计局工作人员表示,希望这些孩子的家长能够密切观察孩子的发育情况,尽快接受复筛,无论是自闭症还是其它智能发育迟缓,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记者 宋芾)
编辑:赵彦
关键词:儿童自闭症 早诊断 早治疗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