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你真的了解八大山人吗
甲申之变,明清易祚。
闻知国难,天下文人士子、官宦达贵或舍身取义,或披发避世,或甘为贰臣……一时间,众生百态,冷暖炎凉,尽在其中。
而朱明王孙,由养尊处优之宗室子弟,顷刻沦为四处躲藏的新朝钦犯,且又举兵无力,降顺不得,为求活命,只得隐姓埋名,窜伏山林,躲避追杀。
当中,尤以八大山人,本是王孙,而后出家、佯疯、还俗、颠沛流离中成长为书画宗师的传奇际遇,至今为人所乐道。

八大山人(1626—约1705年)
朱耷,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法名传綮,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人屋等,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
‘1’
真实的八大山人
学界关于真实的八大山人,可谓众说纷纭。
盖缘于其身份敏感,传记题签等寥寥又讳莫如深,且经历坎坷,其生平也甚难稽考。而后随着《个山小像》的发现,八大的过往,方才渐渐清晰。

《个山小像》八大山人生平唯一画像
1、 《个山小像》中题跋:
个山小像。甲寅蒲节后二日,遇老友黄安平为余写此,时年四十有九。
由“时年四十有九”可知,八大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丙寅),其中“个山小像”,字迹古朴典雅,为篆书,其余为行草。
2、 另有一跋:
个,个无多,独大。美事抛,名理唾。白刃颜庵,红尘粉。清胜辋川王,韵过鉴湖贺。人在北斗藏身,手挽南箕作簸。冬离寒矣夏离炎,大莫载兮小莫破。
此赞系高安刘恸城贻余者容安老人复书於新吴之狮山,屈指丁甲八年耳,两公皆已去世,独馀凉笠老僧逍遥林下,临流写照,为之忱然。个山之庵传綮又识”
“个,个无多,独大”,由此可知,八大山人早前字号中“个山”、“雪个”等当中“个”的意义即为“个无多,独大”。
“清胜辋川王,韵过鉴湖贺。”,其中“辋川王”即唐代诗人王维,“鉴湖贺”即唐代诗人贺知章。“清”为古雅,“韵”为韵调。由此可知,在刘恸城眼中,八大的诗文不减王、贺二位唐代大家,且八大所作诗文亦甚喜盛唐,否则也不会与之相较。
而八大“复书”此赞,必是认可该说。该题跋分两段,书体分别为草书、行书写就。
3、 亦有饶宇朴题跋:
个山綮公,豫章王孙贞吉先生孙也。少为进士业,试辄冠,其偶里中耆硕,莫不噪然称之。戊子现比丘身,癸已,遂得正法于吾师耕庵老人。诸方藉藉,又以为博山有矣。间以其绪馀,为书画若诗奇情逸韵,拔立尘表。予常谓个山子,每事取法古人,而事事不为古人所缚,海内诸鉴家,亦既异喙同声矣。丁巳秋,携小影重访菊庄,语予曰:兄此后直以贯休、齐己目我矣。咦!裁田博饭,火种刀耕,有先德钁头边事在瓮里,何曾失却?予且喜!圜悟老汉,脚跟点地矣。鹿同法弟饶宇朴题并书。
“个山綮公,豫章王孙贞吉先生孙也。”,明确可知,八大山人为朱多炡之孙。
朱多炡,弋阳僖顺王曾孙,封奉国将军,字贞吉,号瀑泉。能诗工书,行草宗米,杂以古字,自成一体。精绘事,见古人墨迹一再临之,如出其手。山水得二米家法,花鸟及传神均工。
“戊子现比丘身,癸已,遂得正法于吾师耕庵老人。”即1648年,八大出家,1653年,师从耕庵老人。
“为书画若诗奇情逸韵,拔立尘表。”,可见八大书画诗文奇绝。
“每事取法古人,而事事不为古人所缚”,可知八大山人书画诗文,取法古人,且不为古人所缚。“海内诸鉴家,亦既异喙同声矣”,可见“海内诸鉴家”对于八大的作品也是十分推崇。
饶宇朴的题跋上,有一朱文印章为“西江弋阳王孙”,也是八大身世佐证。
4、 彭文亮题跋:
个翁大师像赞。瀑泉流远故侯家,九叶风高耐岁华。草圣诗禅随散逸,何须戴笠老烟霞。湖西彭文亮。
“瀑泉流远故侯家,九叶风高耐岁华。”,其中“瀑泉”即朱多炡,“故侯家”即皇家王孙,“九叶”即指八大为宁王朱权的九世孙。
“草圣诗禅随散逸”,可见彭文亮对于八大的诗文书法,推崇至极,誉为“草圣诗禅”。
5、 蔡受的合行文题跋,应为“木、火、土、金、水”,实际上是暗指八大的出身为皇家宗室,缘于朱元璋的后裔均以五行交替命名。
其余八大的题跋,书体有隶书、楷书、行楷。篇幅所限,不再赘言。
‘2’
八大山人的诗文书法
在《个山小像》中,关于八大山人的书法诗文,赞誉之声甚多。而且,八大自身的题跋,也运用了各种书体,分别有:篆书、行草、草书、隶书、楷书、行楷等,可见其书法风格多样。
从题跋中,八大对于各类书体,均是得心应手,楷体有欧阳询韵味,行书或宗黄庭坚、董其昌一脉,隶篆,碑学金石味不乏,草书走笔流畅,深得法度。
所以,对八大山人书法评价如“为书画若诗奇情逸韵,拔立尘表”、海内诸鉴家,亦既异喙同声矣”、“草圣诗禅随散逸”……
而其取径古法,却并未拘泥,如跋中所言“每事取法古人,而事事不为古人所缚”。所以八大的书法后来才能形成独特面目的“八大体”,融晋、唐、宋众家书法于一炉,寓隶篆于行草,结构奇特,提按以淡墨,线条圆转,看似夸张,却又错落有致。
此外,八大的诗文,虽然流传不多,但是造诣匪浅,不减王维、贺知章,如“清胜辋川王,韵过鉴湖贺。”
此外,八大山人的祖父朱多炡能诗工书,父亲朱谋觐,也擅长山水花鸟,名噪江右。因此宗室出身的八大,无论书法亦或诗文流派观点,自然不免受祖父辈的影响。
而朱多炡与王世贞、李维桢、汪道贯等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文学流派中的文人交往颇深。
王世贞更曾评价朱多炡“诸体之作,五言极古雅,有建安风”。《壮陶阁书画录》卷一著录王世贞藏王献之《送梨帖真迹卷》,后有观款云:“万历甲申中秋,沛朱多炡、郢李维桢观”。
事实上,明代“后七子”中李攀龙、谢榛等人也主张以“雅”为尚。
上文题跋中,可知八大山人的诗文,气清而调雅,堪比王维、贺知章,可见其诗文主张与祖父及“后七子”流派是一致的。
同时,从目前所知的八大书法作品,唐代诗抄所占比例甚多,可见八大心中甚为推崇唐诗。而且,八大曾于《河上画图》后自题“河上花歌”,提及“万一由拳拳太白。太白对予言”可知,八大还想象唐代“诗仙”李太白与其对话,彼此高谈阔论。
综上,八大极善书法,且诗文推崇盛唐,契合“后七子”所提倡复古主义。
‘3’
八大行草书李攀龙《送耿蠡县之官》诗
“后七子”中,以李攀龙、王世贞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褒赏,声价骤起。
复古运动,持续时间甚久,八大亦受影响,曾书二人诗文,行草书李攀龙《送耿蠡县之官》诗、行草书王世贞《《喜肖甫中丞开府吴中》诗,且尺幅甚大,极为罕见。

八大山人 行草书李攀龙《送耿蠡县之官》诗
187. 5×91 cm.73 7/8×35 7/8 in。约15.4平尺
立轴 水墨纸本
北京保利2018年秋拍
题识:
百里初分上谷城,傍临易水接燕京。地偏侠客风犹在,天近郎官宿转明。北阙青云悬舄影,西山白雪入琴声。知君三異寻常事,何限当年卓鲁情。八大山人书。
钤印:
八大山人、何园、遥属(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朱耷》40、42、39印,269页)
鉴藏印:
区瑞堂家珍藏
出版:
1。《八大山人书画真迹》第二集,上海美术工艺制版社,1926年出版。
2。《八大山人书画集》第一册,123页,198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说明:
据《八大山人书画真迹》第二集载,此件为清道人李瑞清(1867-1920)旧藏。

李攀龙,为“后七子”领袖人物,又性情疏放,不耐当时书塾中讲授的经训内容和八股文,人目为狂生。继“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以期彻底改变“台阁体”统治文坛之局面。
其为官任内,亦政绩卓著,却不贪权恋栈,因不满上司倨傲,而上疏乞归,旨未下即拂衣辞官。
关于《送耿蠡县之官》,笔者尝释义一二:
百里初分上谷城,傍临易水接燕京。地偏侠客风犹在,天近郎官宿转明。北阙青云悬舄影,西山白雪入琴声。知君三異寻常事,何限当年卓鲁情。
蠡县,古称上谷。易水在北,发源于易县境内。郎官宿则如汉书所言,上应列宿,出宰百里。北阙原则萧何治未央宫而立北阙,后为朝廷别称。舄影,《后汉书》有载,王乔为叶令,入朝数,帝令太史候望,言有双凫飞来,乃举网张之,但得双舄从东南来。琴声,宓子贱曾任单父宰,单父鸣琴而治。卓鲁,分别为卓茂、鲁恭。卓茂爱民如子,官吏信服,后为太傅;鲁恭重以道德风尚教化,有“鲁恭三異”之说,即蝗不入境、化及禽兽、竖子有仁心。
诗文所言,吏治清明,天下太平。
八大书其作《送耿蠡县之官》诗,实则既喜复古之风,又仰“后七子”先贤洒脱之性情,更为深刻者,即事实上,八大“少为进士业,试辄冠”,曾以宗室子弟参加科举,并名列榜单,可见八大少年怀志,有以跻身北阙之愿。
后来困于时运不济,天下动荡,八大只得削发为僧,以避锋芒,然而八大最终选择还俗,守禅而至脱禅,足见内心鸿鹄之志并未消失,只是隐于心中,不为人所知罢了。
而且,这样的一个太平天下,也是八大可望而不可得之夙愿。常年的隐姓埋名,常伴青灯的过往,八大对自由身的向往,何其强烈。
饶宇朴题跋中,有提及八大重访菊庄时,对其所语:“兄此后直以贯休、齐己目我矣。”
试想,贯休、齐己二人,皆为高僧,又擅诗文,同时经历朝代更迭,这一切与八大何其相似。贯休、齐己二人,虽皈依佛门,仍钟情吟咏,还可以云游各地,后世享誉盛名。八大内心何曾不想亦如此。
只是对其而言,自由太远,太难。笔者尝想,八大后来佯疯,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也是为己寻得解脱,真正得到自由的方式而已。如果仔细端详《个山小像》中的八大模样,亦可窥见其虽面容清瘦,却有一丝不易觉察之坚毅与隐忍。
此轴书法,以藏锋书写粗细均匀之线条笔划,字内空间宽阔,行笔圆转流畅,诚可谓之字外有象,象外有字。而且整卷书法,收驰有度,笔墨虽淡,看似无提笔按捺,却一气呵成,厚实如钉,犹如枯木有春,骨中有气,全无拙顿,实是典型八大晚年书法风格。
款识“八大山人书”,及钤印“八大山人、何园、遥属”,照其年谱,可大致推断该作应为1700年左右而书。
款识:

《送耿蠡县之官》诗,款识:八大山人书

钤印:

钤印:八大山人、何园

钤印:遥属
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朱耷》40、42、39印,269页

据《八大山人书画真迹》第二集载,此件为清道人李瑞清旧藏。
李瑞清(1867-1920年),教育家、美术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字仲麟,号梅庵、梅痴、自称梅花庵道人。自幼钻研六书,学习书法,对殷墟、周、秦、两汉至六朝文字皆有研究。为一代书法宗师。李为张大千恩师,与曾熙、陈半丁等深挖八大等艺术造诣,鉴藏八大、石涛为一时之风,影响至今。
八大还曾同时期行草书王世贞《喜肖甫中丞开府吴中》诗,文字与《四库全书》本《弇州四部稿》略有出入。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钤印一致。

八大山人书王世贞《弇州山人诗》
此卷风格,同样行笔险绝,错落有致,结构奇特,取势造势浑然一气。
‘4’
结语
相较于八大绘画中白眼向人的孤高桀骜,其书法背后的情感,欲言又止,欲罢不能的心境,只得借他人之语,这种凄苦与无奈,却又充满着笃定与内敛。
此卷八大行草书李攀龙《送耿蠡县之官》诗,对于研究八大的生平,及文学流派,乃至于其历经坎坷的人生际遇后形成的书风,有着重要意义。
而如果能够窥见书法背后,八大对太平自由的渴望,则更臻意蕴,此亦是古今文人墨客所追,也可还原真实八大:“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
纵观八大,从拔剑而起的年少冲动至山河易主的神伤,而后自嘲“羸羸然若丧家之狗”,终于醒后欢歌,筑“寤歌草堂”,肆意无惧。
是以,哭之笑之,从此,物我两忘,万籁寂静。
编辑:杨岚
关键词:八大 八大山人 书法 诗文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