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建立外侨博物馆让旧址“活”起来

2018年11月21日 15:38 | 作者:​ 胡京春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日,哈尔滨市政协召开关于“加强外国驻哈领事馆旧址保护,建立哈外侨博物馆”协商座谈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市文广新局、外侨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交流,大家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

自1905年开埠以来,哈尔滨作为通向远东地区的重要门户城市,先后有20多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现存的17处外国驻哈领事馆旧址,有12处被认定为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

今年3月初,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就“加强我市现存领事馆旧址保护,建立外侨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

“利用领事馆旧址的老建筑建立纪念馆,展现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座城市对外交往开放的历程。”调研组建议为哈尔滨市现存的领事馆旧址量身定做专属二维码,把这段历史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朴春姬委员建议,系统梳理旧址“家底”,为每一处旧址量身定制保护利用方案。将领事馆旧址作为外侨博物馆的外延。“分类保护和植入新功能,让旧址‘活’起来。”王若楠委员则建议,为俄式老建筑、领事馆建筑建立数字化档案。对已经消失的建筑,在原址上树立醒目标识。已连续三次提出《关于兴建哈外侨博物馆的建议》的冯建滨委员再次提出,可以按每个国家设立馆,可以政府投资,也可以和企业联合建立,或企业建立。

市政协副主席王镜铭认为:“修复保护领事馆建筑、展现哈尔滨多元文化,对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杨岚

关键词:旧址 建立 外侨 领事馆 博物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