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沈括”号在西太平洋展开海试与科考作业
新华社“沈括”号12月4日电(记者张建松 岑志连)中国多家机构联合组成的“彩虹鱼”2018马里亚纳海沟海试与科考团队已抵达西太平洋第一个深海站位,4日成功进行基于我国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4500米级大深度剖面浮标海试。
这次作业位于北纬22度、东经130度,深达5900多米的西太平洋海域。3日,通过“沈括”号科学考察船船艉的A型吊架,考察队员将4500米级大深度剖面浮标和一台第二代“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布放到海里;4日上午,顺利回收了在海底“蹲守”十多个小时的着陆器;同时,收到了完成海试并自主浮出海面的浮标通过北斗卫星发来的剖面数据和定位信息。
4日下午,考察队员又将两台第一代和第二代“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布放到海里,进行超短基线系统定位测试,同时进行沉积物和海水采样。
据“彩虹鱼”2018马里亚纳海沟海试与科考海上总指挥崔维成教授介绍,剖面浮标是全球海洋观测的一种主要设备,可以连续观测整个剖面的海水温盐深数据。目前,我国生产的剖面浮标主要在2000米以浅。根据深海观测科学需求,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于2016年启动了4500米级大深度剖面浮标的自主研制,攻克大深度浮力调节系统、剖面浮标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
“彩虹鱼”2018马里亚纳海沟海试与科考技术副总指挥潘彬彬介绍,“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主要由浮力系统、抛载系统、电控系统、采样系统和水面通信系统组成。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更为精巧、实用、便于操作。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西湖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同济大学等全国10家机构的60名考察队员和船员11月25日乘坐“沈括”号从上海起航,计划完成第一个深海站位海试和科考作业后,直奔马里亚纳海沟。
编辑:曾珂
关键词:“沈括”号在西太平洋展开海试与科考作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