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黄滨:下好“三步棋” 守护扶贫“奶酪”
作者:黄滨
脱贫攻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深入实施脱贫攻坚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叠加,欺上瞒下、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易发、多发,消解了脱贫攻坚的成果,侵蚀广大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对于这些突出问题,必须坚决亮剑、严厉惩治。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应当下好“三步棋”,严惩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
广建收集问题线索“渠道”。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积极发挥群众监督力量。要充分运用网站、微信、微博、电视等媒体,开辟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专项治理专栏,积极宣传专项治理的内容以及工作动态,大力营造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的浓厚氛围,让更多的人知晓。同时,向社会发布公告,引导、发动群众通过电话、来信来访、微信平台等方式举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要从平台创新中“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推进“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创新开展“互联网+党风廉政监督全覆盖”的监督模式,聚焦扶贫领域问题,深挖贪污侵占、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线索,着力破解“单打独斗”困局。同时,要主动变“群众来访”为“干部下访”,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认真了解群众诉求,收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第一手资料。要从专项巡察中“查”。要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巡察工作重点,聚焦扶贫领域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扶贫工作推进中履职不力等方面问题开展专项巡察,深入基层找线索。
打出问题处置“组合拳”。整治扶贫领域“微腐败”,必须打出一套“组合拳”。一般问题线索要限时“快”办。涉及扶贫领域的信访举报线索,要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处置、优先办结。对“问题单一、指向明确、职级较轻或个人诉求”类的问题线索,实行快查快结快回访。对基层纪委查办的问题线索,一律明确办理时限,定期对信访台账进行比对和梳理,对临近办结期限的进行督办预警,对超期办理的下发督办函,对问题较重的进行约谈问责,突出强调一个“快”字。重要问题线索要直查即办。要对问题线索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处理,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进行梳理甄别、科学归类。对重要问题、敏感线索,统一纳入到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线索台账中,进行登记管理,并对线索来源、受理时间、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基本情况以及举报的主要内容、线索的移送转办情况进行登记,防止问题线索遗失、泄密、重复查处、久拖不决等问题发生,及时予以处置。复杂问题线索要聚力合办。对问题复杂、牵扯较多、金额较大、事实隐蔽等复杂疑难线索,单靠纪委监委一家“单打独斗”收效甚微、难起作用,要加强与司法、检察、公安、财政、审计、扶贫等部门沟通联系,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广泛凝聚工作合力,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用好责任追究“撒手锏”。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形式五花八门,群众深恶痛绝,必须严惩处、严问责。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发生,根子在于少数干部纪律意识缺位、价值观念错位等,但也和少数党员干部的责任缺失不无关联。要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铺张浪费、挥霍扶贫资金,以及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等问题的,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追究所在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纪委监委(纪检监察组)的监督责任。以责任连带的形式推进责任落实、工作落地。通报要常态化。对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典型案例,要通过印发通报、网上曝光、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和新闻发布会等,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通报曝光制度,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震慑、教育引导和释纪说纪作用,释放违纪必究、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让群众知晓,干部敬畏,深化知止、收手的氛围。(黄滨)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扶贫 线索 领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