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针对中国留学生电信诈骗案增多 中领馆吁提高警惕
中新网12月7日电 据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网站消息,近期,针对中国留学新生的电信诈骗案件增多,已有一些学生蒙受经济损失,个别案件受损金额巨大。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再次郑重提醒广大新生提高警惕,严防各类电信诈骗,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最常见的诈骗套路如下:
不法分子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快递公司、电信公司等名义进行诈骗,谎称当事人有重要信函、文件或包裹需要领取,要求当事人提供个人信息以核实身份,进而以信函、文件或包裹内物品表明当事人涉案为由,主动“协助”受害人转接国内“警局”及“检察院”电话(实为虚拟假冒电话)说明情况。
由不法分子假冒的“警官”及“检察官”恐吓当事人涉嫌洗钱、伪造证件或贩毒等罪行被通缉或者限制出入境,甚至上传印有当事人照片的所谓“逮捕令”、“管制令”,要求当事人配合国内公检法机关调查,诱导当事人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清查”。
在诈骗过程中,不法分子一般与当事人通过Telegram等社交软件联络,并以“国家保密案件”为由,威胁当事人不能将有关情况告知任何人。还有不法分子以当事人涉及重大刑事案件为由,操控当事人外出躲避并切断与家人朋友一切联系后,致电其家属谎称受害人被绑架,索要巨额赎金。
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声明如下:
第一,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领取包裹/信函或有涉及国内的案件需要处理,不会为当事人转接国内公检法机关电话进一步联系,更不会索要账户信息及密码、要求转账或汇款等。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使用电话和社交软件等侦办保密案件。
第二,遇来电人要求“不要与家人朋友联系,以保证他们安全”,或接到陌生人电话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亲人意外身亡”等信息时务必冷静,待通过其他渠道核实情况后再处理。即便紧急情况下使领馆电话通知当事人上述突发事件,也不会要求提供银行账户及转账等。
第三,不要轻信以任何名义索取姓名、住址、家庭情况、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以及转账、汇款的要求。涉及汇款事宜务必认真判断、谨慎转账。
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建议挂断电话后拨打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24小时领保电话或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请求将相关信息转使领馆核实。
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英警方和国内公安机关报警,同时尽快联系本人账户开户行,要求采取止付、冻结等相应措施。受害人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及时报案并向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拨打110转反诈中心)。
英国报警、急救电话:999(非紧急情况报警拨打101)
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或+86-10-599139913
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44-7895306461(手机)(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
编辑:曾珂
关键词:针对中国留学生电信诈骗案增多 中领馆吁提高警惕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