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重庆抗战时期剧场“抗建堂”修缮完毕重开放

中新网重庆12月9日电 (记者 钟旖)经一年有余的修缮,重庆在抗战时期建成的话剧剧场“抗建堂”9日重新开放。首场演出是重庆市话剧院带来的话剧《其香居茶馆》。
抗战时期,大批文化教育机构迁入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重庆成为战时全国的文化中心。1940年4月,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为解决当时重庆戏剧队伍云集,而剧场奇缺的困难,向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提议修建一座专门用于话剧演出的剧场。剧场1940年动工修建,1941年4月5日启用,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取战时全民口号“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之义为剧场亲笔题名“抗建堂”。
历史资料显示,抗战时期的重庆,由于日机狂轰滥炸,每年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演出。而重庆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雾季,不利日机空袭,重庆文艺界遂在此间举行大规模演出,史称“雾季公演”,也是中国话剧史的黄金时代。

自剧场启用至1945年抗战胜利,抗建堂共上演了33出大型话剧,包括郭沫若的《棠棣之花》《虎符》,曹禺的《北京人》《雷雨》,吴祖光的《牛郎织女》等。此外,中国万岁剧团、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等著名话剧团体及大批名角也先后在抗建堂演出,抗建堂由此被戏剧界誉为“中国话剧的圣殿”。1991年抗建堂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抗建堂启用以来的第3次修缮。改建涉及内部防水、电梯改造、音响、舞台等多方面。”原重庆市话剧院院长、重庆抗战戏剧博物馆筹备组负责人陈家昆介绍,为让已有78年历史的抗建堂焕发新生,重庆立项“抗建堂文物保养维护”“抗建堂剧场设备更新改造”“重庆中国抗战戏剧历史陈列展览”三大专项工程,对剧场作保护性修缮。
抗建堂地处重庆母城渝中区的繁华路段,属中西式砖木结构楼房。陈家昆称,抗建堂建筑体外观修复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剧场内演出设备升级优化则紧跟时代发展。以剧场座位为例,1942年底抗建堂是1000座,修缮一新的剧场设座位300余个,大小适中,更利于话剧演出的声场效果。

陈家昆说,中国话剧诞生110余年,重庆是和话剧关联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为承袭话剧基因,该市筹备建设的“重庆抗战戏剧历史博物馆”将进入验收阶段,展陈设在抗建堂一楼。博物馆将以永久展陈形式,向公众系统全面展示重庆抗战戏剧的基本历史概况,包含抗战戏剧团体、名人、名剧、历史成就等八个单元。
记者从重庆市话剧院了解到,2019年话剧院将结合抗建堂剧场、重庆抗战戏剧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着力将该区域打造成融经典抗战戏剧驻场演出、参观、戏剧书店、衍生品开发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从而逐渐形成极具抗战戏剧文化特质的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重庆文化新名片,焕发重庆话剧新活力。
编辑:杨岚
关键词:重庆 剧场 话剧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