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默哀入法”后首个公祭日:南京全城“定格”悼亡魂
中新网南京12月13日电 (杨颜慈)12月13日上午10:01,警报声准时响彻南京上空,一瞬间整个城市仿佛“静止”了。今天,是第五个南京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将“默哀一分钟”写入法规后的首个公祭。

当天,《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施行,这是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法规。
《条例》明确要求,举行国家公祭仪式鸣放警报时,除了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正在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就地默哀一分钟,其他机动车、火车、船舶等停驶鸣笛致哀一分钟。同时,为保证悼念活动的庄重感和仪式感,国家公祭设施周边禁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
是日,南京迎来久违的晴天,整个城市却沐浴在一片庄重肃穆之中。在街头巷尾,大量市民自觉身着深色素服,祭奠这个特殊的日子。
在南京最为繁华的市中心新街口商圈,孙中山铜像所在的十字路口素来人车川流不止。接近10时,在交警的有序指挥下,车辆放缓速度,行人停下脚步,静静等待默哀一分钟的到来。
10时01分,警报声响彻南京全城。一瞬间,路口的红绿灯一律变成红灯,路上的车辆全部停驶鸣笛。形色匆忙的人们纷纷停下脚步,脱帽肃立,垂首默哀。
在金陵大学丛葬地(现南京大学内),校园在警报声、鸣笛声的衬托下显得十分静谧。纪念碑前,黄白色菊花整齐排列,中外学生神色凝重、肃立默哀。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凉山丛葬地,百余名河海大学的师生以及自发前往的群众有序敬献菊花,鞠躬致哀。
在这一刻,整个城市瞬间定格。伴随着哀婉凄厉的警报声,南京全城草木同悲。当天上午,祭奠仪式在南京的6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7个丛葬地以及12个社区同步举行。大量高校、公司自发举行同步悼念活动,全城的市民纷纷以默哀、献花的方式,去悼念81年前在这片土地上惨遭屠戮的同胞。(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默哀入法 国家公祭日 南京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