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大变迁 见证大变迁
一家三代农民的“幸福观”变迁
新华社石家庄12月17日电题:一家三代农民的“幸福观”变迁
新华社记者曹国厂、高博
隆冬的冀南平原,麦田沉睡。
一台大功率深耕机缓缓行进在一行行苹果树下,身后翻滚出层层“泥花”。
“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你不糊弄它,它就给你回报。土层下方30厘米全部埋上菌肥,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53岁的赵国强眯起眼,像看自己孩子一样欣赏着面前的果树。
不远处,赵国强的父亲赵双喜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地边。他望一眼果树和自信的儿子,嘴角上扬面露微笑。几年前,他想都不敢想,儿子从地里淘出了“金子”,更不会接受大学毕业的小孙女赵烁莹,继承了祖祖辈辈的事业,成了一名新型职业农民。
赵国强成长在河北省南和县和阳镇西内村的一户传统农家。他从记忆起,爷爷和父亲每天都是起早贪黑侍弄土地。即便再辛勤劳作,但一家人的生活仍是紧巴巴。
怎样才能从地里种出更多的粮食,成为赵家“当家人”考虑最多的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座冀南小县。
20世纪80年代初,村里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赵家分到了18亩地。虽然地多了,但耕种却成了问题。
“买拖拉机!”赵双喜的这个决定,不亚于往家里投下了一枚炸弹。
“饭都吃不饱,拿啥买?”老伴孙玉芬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赵双喜不打退堂鼓,挨个儿做工作。他说:“当时,我硬着头皮,左邻右舍借了14户,凑了2700元钱。”
村里第一台拖拉机买回来了,是大红色的,全村人都沸腾了。有了拖拉机,赵家如虎添翼。那一年,赵双喜不仅种自家的田,还帮着乡亲们种。农闲的时候,赵双喜就用拖拉机拉石子、拉灰料,跑运输。不久,买拖拉机的本钱回来了,还清了账。赵双喜说,当时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
头脑灵活、又有祖传厨师手艺的赵国强,不像父辈那样围着土地转,而是开起了饭店、办起了加油站,日子过得很滋润。
2006年8月份,赵国强因胃部肿瘤做了手术。在北京住院期间,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健康养生、有机食品这些新鲜事。
回来后,自家的加上租邻居家的,一共50亩地全种了有机蔬菜,他每天都要到地里转转、看看。“一天不去地里,就觉得不踏实。”他说。
2012年春天,邢台市委统战部组织考察台湾现代农业,赵国强有幸入选。台湾之行,让赵国强大开眼界。“家庭农场、立体环保种植法、种养加循环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他说,没想到地还能这样种。
他要大干一场。从台湾回来,他就开始学习现代农业和相关农业政策,着手开办家庭农场。
“当时家人朋友一致反对,认为干农业投入大、回报慢,还是稳当点吧。”赵国强说,“甚至有村民说我开饭店挣了几个钱,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但赵国强只信一句话:只要肯干,石头缝里也能长出苗来。2012年底,他承包村里200亩流转土地,办起了南和县首个家庭农场,种上了果树和有机蔬菜,养起了生态鸡、鸭、猪。
赵国强说,现在吃出健康才是幸福。
“去年9月又承包了800亩流转土地,年收入百万元不成问题。”赵国强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能人,很多人前来取经。忙碌的赵国强只有一句话:“是改革开放后的好政策,让我这个‘泥腿子’从土里种出了‘金子’。”
除了种好地,他还注册成立了河北森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同时还注册了木火通明农产品商标。
今年入冬以后,已成为公司法人代表的赵烁莹,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南和县之间。“我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学习网上经营。现在,线上销售、线下体验,已成为公司的运行模式。”她说,她对农场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计,产品还获得了多项国家和地方质量认证,为发展品牌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特色农产品销售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明年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以种养业为基础,形成观光、休闲、采摘、旅游等业态的综合发展模式。通过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实现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赵烁莹描绘着未来,“和乡亲们一起享受快乐的新生活,我感到最幸福!”(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