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解读 解读
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 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解读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题: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 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解读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新华社记者
走过极不平凡的2018年,拥抱新起点上的2019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如何谋划我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新图景?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中国未来发展新动向。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
2018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也面临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复杂局势,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会议作出重要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会议还强调,我国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
对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坚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明确进一步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应对稳中有变,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稳中求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稳中求进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工作一直坚持的总基调,在复杂多变局势下,坚持这一原则更加重要。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局势下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以落实“六稳”为目标和重点,及时出台一系列举措,稳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说,越是面对复杂局势,越要保持战略定力,紧抓战略机遇期,化危为机。会议赋予“进”新的内涵,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在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点任务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焦“八字方针”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
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
——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
——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
——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这八个字是针对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提出的,立足于解决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王小广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在补短板、调结构上取得了进展,但仍面临着困难和压力,需要再接再厉。通过巩固成绩、增强发展活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取得更大成果。
三大政策协同发力 打造“最优政策组合”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明年政府调控政策如何把握好节奏力度,更精准发力?
会议提出,要全面正确把握宏观政策、结构性政策、社会政策取向,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王军说,三大政策协同发力,体现了政府调控的“一盘棋”思想,通过将长中短期政策衔接和协调,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
对于三大政策,会议分别提出具体措施——
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结构性政策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
社会政策要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张立群说,宏观政策要在稳增长上发挥作用,结构性政策要促进结构优化升级,主要靠深化改革以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来实现,社会政策则要突出守底线、保民生功能,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应重点考虑。
针对突出问题 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
2018年,三大攻坚战初战告捷,明年关键之年如何再发力?会议提出,明年要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任务之首。会议提出,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说,当下金融风险总体收敛,在管住增量风险的同时要注重化解存量风险,尤其要把握化解存量风险的力度和节奏。“长期累积的风险问题要做好长期化解的准备,把握好定力和方向,有序推进。”
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一鼓作气,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工作……会议针对明年的发力方向作出有针对性的部署。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年是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攻坚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祥临说,加大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发展合作社等方式让贫困地区有产业支撑,有助于减少和防止返贫问题,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企业有活力有发展,才有污染治理的基础。”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说,近期调研发现,不少民营企业感受到,今年以来政府在环保方面的服务意识和力度增强了,企业盈利后也有了更多力量进行污染治理。他表示,国家能够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关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明年抓好七大重点任务 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
迈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伟大历史节点,明年经济工作具体怎么干?会议明确了七大重点工作任务,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处置“僵尸企业”、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一系列最新表述显示,中央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的紧迫感显著增强。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中央讲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掌握核心竞争力。”
从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到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从把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到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从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到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民生“小事”,此次会议都加以聚焦。
“七大重点工作任务,说到底就是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产业,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让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张燕生说。(记者韩洁、于佳欣、刘羊旸、高敬、刘红霞)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发展 高质量 政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