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我对艺术展览的思考
编者按: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圈起起伏伏,从艺术创作到商业市场,有高峰、有低潮,有认同、有争议。作为艺术品的创作者,艺术家作品及创作状态不可回避地处于关注的中心,与此同时,围绕在艺术家周围的画廊、拍卖、媒体等机构,共同勾画出当下艺术圈的生存状态。对于艺术现象,每个人角度不同、位置不同,认知也会不同。

《长舸依云·杨延文谈艺录》近期由荣宝斋出版社发行,首次以文字阐述了杨延文的艺术观点。
艺术品的推介和传播,基本上是通过展览和出版两种方式来完成的。二者中展览更为直接,因为可以真实地接触到艺术作品。因此,展览就成为了艺术家十分看重的平台。近年来,各种展览多姿多彩,策划理念层出不穷,展览范围不断延伸。这种多层面的展览,文化单位和社会阶层都在乐此不疲地甚至是争先恐后地实行之,俨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目前展览存在一味求“大”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展陈场地大、作品篇幅大、参展队伍大。
展览是一种形式美的具体体现,要有新意。场馆本身已成为展陈中的重要形式之一,要根据需要选择展陈场地。然而,目前有些展览不管作品及内容是否适合,非八个、十个厅不“过瘾”,甚至展到人大会堂、政协礼堂、国家博物馆、国际展览中心等场所,用“大”场地这种单一模式吸引媒体及大众的“眼球”,成为了一种常态。
我总体感觉,看一个人的作品十数张最为精彩,既能展现其基本风格的多层面和连续性,又让观者保持新鲜感与期待感。为大场所而罗列、铺陈作品会使得展览乏新,使观者疲劳。不同风格的作品应该与展览场地相匹配,相得益彰,这是展览的一种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展览不是为展而展,展厅本身成为了艺术的一部分,作为展品形式的一种补充,使形式与内容在展览中达到完美的统一。
大篇幅是当下另一种“时尚”。现在的作品篇幅有不断“攀升”的趋势,不管题材与驾驭能力,动辄丈二批、丈六批、百米长卷等,让人瞠目结舌。从我的思维模式来说,作品不求大、而求精。传统理念也讲,咫尺间要有千里之势,以小观大。而钻石虽小但能够折射出美丽的光芒。从我们历史上看,优秀的作品大多篇幅不大,比如宋代大写意人物画家梁楷,他的最有影响的泼墨人物作品大体上也就是一尺见方的篇幅。即使是《长江万里图》,篇幅也是很小的,可那是传世之作。可见,作品的价值是不能以篇幅的大小来衡量的。
我认为,艺术创作要回归艺术的本源。艺术家应回到艺术创作的规律及使命感中,要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以自身的才智画出内涵和技艺均达极致的作品,拓展中国画的发展空间。当人民生活大为提高,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成为大众企盼的情势下,艺术家要静下心来,去掉浮躁、回归宁静,创作出具有时代情结的艺术作品,让人爱不释手。需知优秀艺术品不计大小!
当下还时兴组织大部队“参战”的“气势型”展览。百家展、千家展不断涌出,最近连万人绘画展也出现了,使得艺术展示变成了一种“同一首歌”式的文艺演出,真是“车辚辚,马萧萧”,组织者为完成任务而奔忙,艺术家为实现承诺而疲于奔命。
我们应该呼唤,艺术展示应从喧闹的“大、大、大”的各种现象当中解脱出来,返璞归真,以发展创新为己任、以精准为抓手。我猜想,经过时间沉淀,定会在催生精彩作品的基础上,出现精彩的展陈模式。当人们享受着物质文明所带给他们的精神文明的同时,那种认为中国画出现新危机的理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编辑:杨岚
关键词:展览 艺术 作品 我对艺术展览的思考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