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他们既是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也曾是政协委员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永坦、钱七虎摘取我国科技界最高奖励。大会现场全体起立对两位最高奖获得者鼓掌、致敬;最高奖获得者在主席台就座并为其他奖项获得者颁奖……这是一个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最高礼赞,这是一个民族对科技追求的最佳注解!
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海域监控面积的全覆盖提供技术手段;40年坚守,带出一支“雷达铁军”……
1993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并连任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他就是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刘永坦。
倾情对海远程探测:给万里海疆安上“千里眼”
中国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刘永坦出生于1936年,是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40年来,他领导和培育的创新团队致力于对海远程探测技术的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新体制雷达研究,技术成果“领跑”世界,成功实现了对海新体制雷达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的全面自主创新,在保卫祖国海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刘永坦面向国家海防战略重大需求,开创了我国对海新体制探测技术研究领域。
由于波段的特殊性,常规理论无法支撑新体制雷达的研究。刘永坦带领团队,系统突破了传播激励、海杂波背景目标检测、远距离探测信号及系统模型设计等基础理论,创建了完备的新体制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攻克了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首次完成了我国对海面舰船目标的远距离探测实验,并建成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199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那时,身边很多人劝他“功成名就、见好就收”,但刘永坦却说:“这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科研成果如不能转化为实际应用,就如同一把没有开刃的宝剑,中看不中用。“一定要让新体制雷达走出实验室,走向海洋。”
随后的十余年里,从实验场转战到实际应用场,他带领团队进行了更为艰辛的磨炼。由于国际上没有完备的理论,很多技术难点亟待填补,再加上各个场域环境差异巨大,新体制雷达的“落地之旅”格外艰难。
“解决不了抗干扰问题,雷达就没有生命。”刘永坦说,各种各样的广播电台、短波电台、渔船,发出强大的电磁干扰是最大的难题。设计—试验—失败—总结—再试验……他带领团队进行上千次调整,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2011年,刘永坦团队成功研制出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与国际最先进同类雷达相比,系统规模更小、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这项完全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于2015年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依靠传统雷达,我国海域可监控可预警范围不足20%,有了新体制雷达,则实现了全覆盖。”刘永坦说,给祖国的万里海疆安上“千里眼”,国防才能更安全。
面向国家未来远海战略需求,自“十五”以来,刘永坦还规划实施了对海远程探测体系化研究,逐步开展了分布式、小型化等前瞻技术的自主创新,为构建由近海到深远海的多层次探测网、实现广表海域探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刘永坦在祖国北疆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培养了两院院士、大学校长、项目总师和一大批国防科技英才。刘永坦为人师表,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发展对海探测技术、筑起我国“海防长城”贡献着力量。
建言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刘永坦把对教育的思考投向全社会。他认为,受社会上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影响,学生从小就课业繁重,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会造成很大禁锢。他建议在实际课程教学目标中,要明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改进考试制度、评价体系等;重视人格、性格等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他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多次强调:“当今世界知识爆炸,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特点,学会学习,要在学习中加强创造性,努力夯实文化基础,刻苦培养创新能力。”
为了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避免学生偏科、知识结构单一,在2010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刘永坦还表示,不赞成高中文理分科。近年来,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渐成趋势,教育部推行高考改革,实施“3+3”模式,都是在强调学生在高中阶段主要是打基础,提升综合素质,这和刘永坦的建言不谋而合。
同样是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刘永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特别谈到企业投身产学研积极性不高影响科技创新的问题。他说:“很多中小企业用于产学研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没有规定要拿出多少比例的经费用于科研,我觉得企业在这方面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要有积极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比如在推动产学研结合的经费投入上有个明确的目标,目标定得越高,推动起来就越有利。”
刘永坦认为,知识产权也是影响企业产学研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高校、科研院所也知道这个问题,在与企业合作中,企业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高校、科研院所‘不放权’,协商不成,产学研的结合也就无从谈起。”刘永坦建议,企业应与高校、科研院所坦诚交流,探讨灵活的合作机制,协调好利益分配问题,劲往一处使。
钱七虎:铸就共和国“地下钢铁长城”

钱七虎在办公室内阅读(2018年12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他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和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建立起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创立了防护工程学科,引领着防护工程科技创新,为我国铸就固若金汤的“地下钢铁长城”。
他于1993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并连任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对“地下建设”尤为关注,为我国石油安全、城市建设不断发出呼声。
他,就是战略科学家钱七虎———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让钻地弹遭遇钻地难引领防护工程学科发展
1954年,钱七虎成为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后选拔保送的第三期学生。毕业时,他成为全年级唯一一个全优毕业生。1965年,钱七虎在获得副博士学位后,从苏联留学归国。此后,防护工程成为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国家间的军事竞争就像两个武士格斗,一人拿矛、一人持盾,拼的是矛利盾坚。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钱七虎这样描述他挚爱的防护工程事业,“防护工程是地下钢铁长城,也是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军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敌人先打了我们,我们要保存力量进行反击,靠什么?靠防护工程。”钱七虎归国后有一段时期,我国面临严峻的核武器威胁。他在核空爆防护工程理论与设计方法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研制出国内第一套核爆炸压力模拟装置,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相关成果被编入国家规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新型钻地弹、钻地核弹,动辄数十米的钻地深度和巨大威力让人不寒而栗。为此,钱七虎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深地下超高抗力防护工程的总体构想,并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选址、安全埋深、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抗爆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了防护工程的跨越式发展。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有一种学科叫作岩石力学。那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岩石在不同物理环境的力场中产生的各种力学效应。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外就已经开展深部岩石力学研究,中国的研究晚了近10年。中国这项研究的引领者正是钱七虎。
作为后来者,钱七虎带领团队奋起直追。他一次次深入地下1000多米,在气温近40摄氏度的湿热环境中实地考察,获取大量一手数据。
钱七虎成功研制我国首套爆炸压力模拟器、首台深部岩体加卸荷实验装置,提出16项关键技术方案,解决困扰世界岩体力学界多年的数十项技术难题。他还出版和发表了《岩土中的冲击爆炸效应》等多部专著和论文,形成国际领先水平的深部岩石非线性力学理论体系。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奥帕林称赞这些成果“具有创造性”。美国工程院院士费尔赫斯特表示:“这是中国同行在发展岩石力学所起重大作用中一个令人钦佩的范例。”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授予钱七虎“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士”这一学会最高荣誉。
让石油储备库埋在地下关注城市“地下建设”
钱七虎一辈子做了很多“地下工作”,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城市“地下建设”尤为关注。
2003年,国家启动了地上国家石油储备库的一期规划,并委托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筹建。但钱七虎认为,地下石油储备库比地上的更安全、更环保。早在2003年,他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专家王思敬,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陈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地下铁道专家施仲衡,中国地下空间开发专家童林旭等6位院士、专家提出建议,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不应建在地上,而应建在地下。
2007年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期间,钱七虎再次呼吁,国家石油储备库应建于地下。
2004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钱七虎就提出,缓解交通拥挤应将目光转向“地下”。
当年,钱七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挤的问题日益突出,21世纪应是地下空间利用开发的世纪,预计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6000公里的隧道。为此,钱七虎认为需要采用掘进机来提高施工效率。
以前我们国家使用的掘进机大都依靠进口,每年要花费数千万甚至上亿元,这不符合我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内需、加快经济发展的初衷,为此,2003年钱七虎等几位专家提出了掘进机产业本土化的提案,得到了当时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等部门的重视,大连重工集团等单位男足强了掘进机的研制生产工作。
2005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钱七虎批评说,目前一些地方在城市化发展中缺乏超前意识,尤其对城建地下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城市建设浪费耕地资源现象比较严重。他建议,各地在城市化发展中要搞好城建地下规划,建设节地、节能型城市,不能重“面子”、轻“里子”。
2006年两会期间,钱七虎的提案依然关注地下空间,他认为在城市建设中,地下空间大有可为。钱七虎委员认为,城市节地的一个主要方面在于宏观上努力实现土地的多重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地下开发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把城市交通(地铁和轨道交通、地下快速路、越江和越海湾隧道)尽可能转入地下,把其他一切可以转入地下的设施(如停车库、污水处理厂、商场、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等)尽可能建于地下,就有可能实现土地的多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节地的目标。
(综合本报、新华社消息)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最高科学技术奖 政协委员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