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大唐第一CP!白居易的朋友圈被这个人霸屏了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2日电 题:【古人有瘾】大唐第一CP!白居易的朋友圈被这个人霸屏了
作者:任思雨
说起诗人的朋友圈,你能想到哪些?
是“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李白与汪伦?
还是“知音世所稀”的王维与孟浩然?

除了这些前辈,中唐时期还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之间的友情,真可以用“旷世真情”来形容。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基层公务员家庭,二十多岁的那些年,他一直在发愤读书备考,“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终于考中了进士。
三十二岁时,白居易在长安遇到了比他小七岁的元稹,两人同时参加吏部考试,也同时中榜,考中的八个人里,他俩都被授予同一种官职——校书郎。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元稹字微之,排行老九,所以也叫元九。翻翻白居易的朋友圈,提到元九的次数那叫一个多:
《秋雨中赠元九》《春暮寄元九》《劝酒寄元九》《醉后却寄元九》《山石榴寄元九》《梦微之》《忆微之》……

和十六岁就写出“春风吹又生”的白居易一样,元稹同样年少有才。
作校书郎的三年,他们发现彼此十分相投,白居易写诗送给元稹,开头是: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
二人常常一起骑马赏花,雪中共饮,深夜畅聊,他们的友谊“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主要是心灵相通,彼此内心都没有杂念。
后来,他们又参加了制科考试,为此还搬到华阳观一起闭门读书,三个月后,又同时考中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当上更重要的官职。
各奔前程之后,两人的友谊依然很深厚。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元稹被派到四川出公差。白居易和白行简、友人李建去曲江、慈恩寺游玩。大家正喝酒喝得高兴,他突然放下酒杯,说:我的兄弟这时候应该走到梁州了吧。
于是,他便在李建家的墙上题诗一首: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巧合的是,过了十几天,白居易收到一封元稹的信,信上说,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和你们同游曲江,正玩得高兴,突然车马声响起,发现自己是在梁州啊。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梁州梦》

相隔千里之外,竟然在同一时间写诗想念彼此,心有灵犀可见一斑。
白居易和元稹经常写诗一唱一和,两人还共同编辑了《元白唱和集》,把这些诗篇记录下来。
上班以后的白居易喜欢在诗里晒自己的工资条,三十九岁那年,他自请任京兆府判司,可以侍奉亲人,家里也不再为罇空忧愁,白居易激动地说:
“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
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
后世的朱熹批评他对俸禄津津乐道,可身为好友的元稹知道,白居易自幼家贫,而且为官时是真心做事,跟那些贪图俸禄的人不一样,他在唱和诗中由衷地高兴:
“可怜白华士,永愿凌青云”。

元白同时作官,有着高度一致的政治观念。在任上,白居易经常直言进谏,反对宦官专政。元稹也多次不畏强势上书言事,后被宦官诬陷贬到江陵。
当翰林学士的白居易很气愤,三次上书说元稹无罪,但是没有被皇帝采纳。
听说元稹在外地生病了,白居易赶忙从长安寄去了药物,他写诗说,路途迢迢一个月,这药未必能帮上忙,但还是希望能慰藉你的病。
元稹回复他,自己的病都因寄来的药而好转了,可“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
在这些一来一往的唱和诗里,他们聊工作、聊生活,也一起咏物、讽喻、怀人,既是文学上的相互切磋,更是分享人生各个阶段的喜与悲。
元稹的发妻韦丛去世以后,元稹写了很多悼亡诗,愧疚没有让妻子过上好日子。于是,白居易就以韦丛的口吻回应了好几首诗,安慰元稹的悲痛。
除了相同的政治理想,这一对好友在仕途命运上也出奇地相似。元和十年,二人一同被贬。
那一年春天,元稹已经从江陵回到长安,又突然被贬为通州司马(今四川达川市)。
也在这年的秋天,朝中宰相遇刺身亡,白居易上书皇帝急请捕贼,却遭人非议,说他越职言事,还说他的母亲看花坠井而死,他却写了《赏花》《新井》诗,给白居易扣了顶“不孝”的帽子。
于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今江西九江市)。
这成为白居易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原本高涨的政治热情之后逐渐减淡。
正在养病的元稹得知白居易被贬的消息,“垂死病中惊坐起”,感到很震惊。
被贬的途中,白居易路过蓝桥驿站,看到元稹的诗,于是以后每到一个驿站,都要绕着梁柱,来回寻找有没有元稹留下的诗句: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之后的数年,他们还是多次通信。有一天,白居易发了一条朋友圈,“艾特”了一下元稹: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元稹看到以后,赶忙回复: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白居易不直接说自己想念元稹,而是说,不知道你为什么想我,我昨晚梦到你啦。元稹则说,唉,自己在病中错乱颠倒,只梦到了些不相干的人呀(怎么就没有梦到你呢)。
《唐才子传》说,“微之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无逾二公者。”
元白两人感情如此深厚,但一生中能见面的日子加起来其实只有几年。
在白居易快六十岁的时候,元稹路过洛阳与他相聚,离别之后,他难过地想,以后恐怕再也见不到了:
“自识君来三度别,这回白尽老髭须。
恋君不去君须会,知得后回相见无。 ”
过了两年,五十三岁的元稹在武昌暴病,一天后突然去世,白居易得知后非常悲痛。
在那之后的很多年,他常常怀念元稹。
读到元稹的旧诗,他“老泪交流”;在路上听到有人唱元稹的诗,他“未容倾耳已伤心”;与元稹的老友聊天,则“泪眼相看”,无限伤心事不知该怎么说。
元稹过世九年后,白居易有一天梦到两人携手同游,醒来以后难过不已: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我的好友在地下长眠,泥土或许已经化掉了尸骨,可我还暂时寄住在这人间,白发满头。
只是,这些诗再也等不来元稹的唱和了。

有一天,白居易在洛阳捐钱修葺香山寺,他说这钱是元稹家人为酬谢他写墓志铭寄来的,他不能收。僧人告诉他,这是属于元稹的功德。白居易听了以后感慨道:
“乘着这样的功德,不知以后的轮回里能不能和微之在这里结缘?来生,还能不能和微之一起再同游香山寺呢?”
说到这里,他的眼泪又落了下来。
陈寅恪先生曾说,乐天一生之诗友,前半期为元微之,后半期为刘梦得(刘禹锡)。
他们在仕途上浮浮沉沉,一路共欣荣,共患难。身为文人,并没有彼此相轻,而是用真挚的情谊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人生路上,无论进退,得一两知己,该是最幸运的事吧。(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白居易 元稹 朋友圈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