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都市女白领回乡“务农” 三年干出“美丽休闲乡村”
新华社沈阳1月18日电(记者于力) 对于辽宁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窑沟村来说,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年底,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牌子挂到了村委会的墙上,全村上下乐开了花。对于正在热火朝天搞乡村旅游的村民来说,这无疑是个大大的金字招牌。
村委会主任宋月兴是军人出身,说话直来直去:“外来的媳妇好念经,多亏了嫁到我们村的荆心,把村里的旅游资源搅活了。”
窑沟村靠近鸭绿江风景区,以种植水果蔬菜为主。这里的山好水好气候好,盛开的桃花能红遍半个山村,瓜果梨桃吃一口甜到心里。“窑沟村花果山”的美名在当地流传已久。
近年来,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留守老人伺候菜地果园有些力不从心,每天还要起大早蹬两个多小时的三轮车去城里卖水果,腿脚不好的有时还会车翻人伤。卖水果能维持他们的生计,但也成了他们的负担。直到“外来的媳妇”荆心回乡创业才结束了他们蹬三轮车卖水果的历史。
40岁的荆心大学毕业后到京城打拼,在一家大型旅游公司从底层员工一直干到业务主管,结婚后来到婆家丹东,在一家4S店当老总,挣着高额的年薪。
“是中央一号文件改变了我人生的方向。”2016年初,荆心了解到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想起婆家窑沟村的青山绿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荆心决定辞去白领工作,到农村去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村委会的支持下,荆心租用了村里木材厂的闲置厂房。看着破烂不堪、满地木屑和垃圾的院子,身材娇小的荆心和她的同事们撸起袖子大干起来。填土、植树、栽花、种草、改建厨房和餐厅、整修民宿标准间,很快窑沟村第一个旅游项目,集餐饮、民宿、娱乐、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桃花源生态园诞生了。
紧接着,在丹东市供销合作社的支持下,荆心又注册了全市第一家乡村旅游合作社——丹东市窑沟花果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我想通过合作社这种组织化模式,将林果产业变为观光采摘产业,带领村民共同走旅游致富的道路。”
为了让村民认可乡村旅游这条道,荆心带着中央一号文件一家一家去讲,讲外面乡村旅游的火爆场面,讲入社农户零投资、零风险及种种收益,很快先后有44户农户入社。
66岁的村民刘桂兰是第一批入社的,“如今再也不用起早贪黑蹲市场了,城里人到村里看花、摘果、住宿吃饭,我家的空房到旅游旺季都住满了,坐在家里数钱,感觉真好!”
“美丽风景”变成了“美丽经济”,乡村旅游让村民得到了实惠,又有60多个农户递交了入社手续。
“窑沟村是广阔天地,扎根这里大有作为。”这是荆心的深刻体验。
2018年,窑沟花果山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周边的山野菜合作社、富硒苹果合作社、菌类种植合作社组成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资源共享,把社员和农户家里的蔬菜、水果等统一配送给城里的客户;和丹东邮政合作组建了“邮农丰”合作社农产品返城直营店,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提供农产品品牌定位、注册、推广;建立了示范庄稼医院,定期组织社员和农户的技术培训和上门服务……
荆心本人也当选为区人大代表,荣获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丹东市旅游行业十大领军人物、“丹东好人”、丹东市“我奋斗,我幸福”先进人物等多种荣誉称号。
在窑沟村身兼数职的荆心把自己定位为“新型职业农民”。一路走来,荆心要感谢的人很多,没有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没有当地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没有村民的信任和参与,窑沟村的旅游就不会如此红火。
“我最要感谢的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能够尽情追梦,窑沟村就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编辑:张同天
关键词:旅游 合作社 美丽 休闲 乡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