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古代皇帝嫔妃如何过年 故宫实景展现皇家年俗
今年春节,“奉旨进宫”去故宫过年成为了新的热点话题。故宫自建成以来,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如今,成为了新晋网红的它,却越来越亲民,今年更是张灯结彩,首次还原清宫过年场景,也有史以来第一次邀请普通人“进宫过年”,一同感受昔日皇家年俗。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这是老北京最为熟悉的过年民谣。腊八已过,过年这件事儿,也正式提上了每个人的日程。
与往年相比,今年过年,最令人期待的显然是“进宫”过年,这可是紫禁城自落成以来第一次迎接普通人进宫过年。打农历戊戌年腊月初一起,已经做好迎接新年准备的故宫,张灯结彩,以破纪录的近千件文物,恢复万寿灯、天灯、门神、对联等多种昔日皇宫过年的装饰、活动,欢迎着天南地北的观众“进宫”过年。
一直以来,居住在深宫大内的皇帝和一众后妃们的生活总是既令人期待,又充满神秘色彩。虽然有众多影视作品为我们的想象力进行实景展示,但事实是否如此?作为普天同庆的春节,皇帝和后妃们又将如何庆贺新年?封印以后,皇帝如何安排自己的新年假期?皇帝过年也穿新衣、发压岁钱吗?皇帝家的年夜饭怎么吃,吃什么……正在故宫午门和东西雁翅楼举行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中,这一切都将有答案。

正在故宫午门和东西雁翅楼举行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
此次展览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六大主题,从文物展览和实景体验两方面着手,全面展现清代宫廷鼎盛时期“过大年”的习俗。更令人期待的是,除展厅之外,紫禁城整个开放区域也被打造成了春节文化展场,所到之处,处处都年味儿十足。为了一探究竟,新京报记者特别请到了北京历史文化及圆明园专家、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夏宫里的刘阳),以及清史研究学者橘玄雅一同解读清宫过年。
清宫“年假”长达一个月,咸丰帝只休了除夕、元旦
新年是国人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由此演进而来的各种年俗,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于居住在深宫大内的皇帝来说,自然也不例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传统农历新年并不叫春节,而叫做过年、大年或者元旦。橘玄雅介绍,清人的年节时间范围比今天的春节要长的多,大概长达一个月。
对于既没有周末轮休,节假日也非常少的清人来说,封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这意味着春节“年假”的开始。封印也叫封宝,是明清时期朝廷专门出台的春节休假制度,指的是将官府的印信、关防等加上封条封存起来,意味着停止办公,准备过年。清朝的封印时间长达一个月,每年的封印时间一般会选择小年前后,也就是在腊月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四中选择一天;开印时间则选择在元宵节之后,也就是在次年的正月十九、二十、二十一中由钦天监选择吉日,这在清朝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中也有记载。

故宫中随处可见喜庆装饰
新京报:对于中国人来讲,新年不仅是合家团圆的吉庆时刻,更是普天共庆的隆重节日。你能讲讲皇帝过年和民间过年有哪些不同吗?
橘玄雅: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比较。第一个方面是与同时期不同人家比较,也就是宫里和宫外进行比较。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宫外过春节要串门走亲戚,而清宫之中只有亲戚入宫贺岁,所谓的“走动”只是单方面的,这也是宫廷地位不同于民间所造成的。
第二个方面是从不同时间比较,也就是古人和今人进行比较,这个差异就比较大了。在清代人的生活中讲究过“年节”,其时间范围比我们今天的“春节”概念要广得多,指的是从腊月二十左右“封印”以来,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开印”为止,大概长达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古人年节生活丰富多彩的一个基本条件。

缂丝挂屏“迎祥”
新京报:过年期间,皇帝可以放几天假呢?
橘玄雅:皇帝一般在腊月二十左右封宝,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开宝,大概休息一个月的时间。不过这种“休息”并不是真的完全不办公。在封宝期间,依然是有一些公务需要处理的。清宫里,就算是过年,也是比较忙碌的。以咸丰四年为例,当年的正月初一,咸丰帝一大早就要新春开笔,然后在各处给神佛拈香行礼,上午接受朝贺,之后前往堂子行礼,在宫廷内还有各种行礼活动,到了酉初二刻,也就是傍晚,才闲下来去看戏。正月初二,上午便“至弘德殿办事,乾清宫见大人”。正月初三之后也如是。这样看来,当年咸丰帝只休息了除夕和元旦(正月初一)两天而已。不像清宫戏里,感觉皇帝特别有空。

咸丰四年《穿戴档》内文节选,小字部分的自鸣钟为地名,位于乾清宫端凝殿。(橘玄雅提供)
皇帝御笔赐福亲眷百官,过年期间可能很肃穆
此次的“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中,有一件名为《万国来朝图》的绢本设色画作,据橘玄雅介绍,其中展示的正是元旦(正月初一)清晨清高宗乾隆帝准备在太和殿接受官员和各国使者贺年的情景。画面中,各国度、各民族的朝贺宾客身着艳丽服装,外貌气质更不相同,带着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贡品云集在太和门外,等候乾隆皇帝的接见,充分展示出宫廷建筑群的宏伟壮观和天朝大国、万国来朝的盛世气派。

绢本设色画作《万国来朝图》
过去传统意义上的过年,始于腊月初一,终于二月初二,其间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年节活动,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不论是深宫,还是民间,辞旧迎新都非常重要,只是表现不同。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象征,因此宫中的过年更具有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
据刘阳介绍,进入腊月初一,皇帝会举行“开笔书福”仪式,前往北海阐福寺祈福,回宫后开笔书写福字,开启过年序幕。一般而言,皇帝在内廷书写的第一个福字,会悬挂在乾清宫正殿,其余则张贴于宫廷内苑各处,或者颁赐后妃近侍、王公宠臣、内廷翰林等。
嘉庆十年袭爵的礼亲王昭琏是皇族中著名学者,在他所著的《啸亭杂录》中有记载:“定制,列圣于嘉平朔谒阐福寺归,御建福官,开笔书福字笺,以迓新禧,凡内廷王公大臣皆遍赐之。翌日,上御乾清宫西暧阁,召赐福字之臣入跪御案前,上亲挥宸翰,其人自捧之出,以志宠也。”

清朝五位皇帝亲笔书写的福字,成为了这次展览中最受追捧的展品之一。
新京报:皇宫之中都有哪些年节活动,其中最重要、最有意思的年节活动是什么呢?
刘阳:过年期间的活动,实际上是始于故宫,终于圆明园。我们过年,主要活动都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但是宫里的准备要更早一些。宫中的过年项目和民间不同,主要还是祭祖、祭祀,以及一些礼仪性的东西。
过年期间,赏戏是比较具有娱乐性的活动,但这大多并不在皇宫里举行,而在圆明园,包括元宵节赏灯放烟花。从正月初五起,皇帝就会挪到圆明园。正月十五会举行一个很大规模的放烟花仪式,邀请蒙古王公、外藩等欣赏。放烟花的地方,在圆明园上下天光西面的山高水长,宫里是不放的。需要注意的是,放烟花并不只是放烟花,实际上像一个晚会一样,就如同今天我们的元宵晚会。

展厅内实景复原的淑芳斋室内小戏台
橘玄雅:清代宫廷生活是相当肃穆和无趣的,就算是年节,其生活也大多是礼仪化、形式化、繁复化的。如新年朝贺、新春开笔、祭祀,这些可能对于国家而言“很重要”,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未必“有意思”。比较休闲的,大概也只有看戏和放花炮了。
“冰嬉为国制所重”,安设万寿灯、天灯需八千人
进入腊八后,皇宫内也会举行一些相对较为轻松有趣的年节活动,比如观冰嬉。查阅资料可以知道,冬季冰嬉是清朝的国俗,乾隆皇帝曾说“冰嬉为国制所重”,其重要程度可见一般。
真正过年的重头戏,开始于腊月二十三。与民间一样,宫中这一天也会进行祭灶。今年故宫还将在小年这一天,在故宫慈宁宫花园、慈宁宫外广场举办“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活动,届时将有来自北京、天津、吉林、上海等十个省市150家左右的老字号企业,在这里展示特色美食、丝织服饰、生活用品、文房用品、首饰玉器、文创产品、非遗工艺品等,可以亲身体验到盛大的“宫市”。
从腊月二十四开始,要安设万寿灯和天灯,并燃放爆竹。立万寿灯和天灯,曾是清宫早、中期过年最为盛大的活动之一,从立到撤,前后要动用8000人次,直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被皇帝取消,这一盛世之景淹没于历史,相关文物也早已分散各处。今年,故宫博物院首次复原了消失近两百年的万寿灯和天灯,以期最大程度还原清宫过大年的场景。为了此次复原,故宫的研究人员经过努力,不但在文献中查出万寿灯、天灯的使用方式、历史沿革,以及各部分的详细尺寸,更在各个库房中找到了灯身模型、灯联小样和灯杆原件,成功进行复原,将重新竖立在乾清宫和皇极殿的台基上下。

乾清宫丹陛下天灯座和万寿灯座。

万寿灯、天灯灯身模型和灯联小样
新京报:可以介绍一下冰嬉这项活动吗?皇帝和后妃只是观众,还是也会亲身参与呢?
刘阳:冰嬉其实是整个过年范围内的一项活动,主要的场地在三海,也就是中海、南海和北海。一般来说,只要进入冬天结了冰,就会有冰嬉活动,不过在过年期间会更加喜庆。皇帝也会参与到冰嬉活动之中,但并不会具体固定到哪一天。在《冰嬉图》中可以看到,参与者会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包括顶中幡等。在慈禧时期的一些版画中,有一种豪华冰车。怎么个豪华法?就像是一辆车,或者一栋屋子,外面装饰有蟠龙图案,也有点像轿子,但是下面有冰刀,可以在冰上滑行,有太监专门在外面推。这种冰车,是供宫里皇帝、太后娱乐之用的,这是一种亲自参与的娱乐方式。


清朝张为邦、姚文瀚合画冰嬉图卷(局部)
过年期间祭祀很多,清宫春联多写在白绢上
在腊月二十六这一天,皇宫上下要张贴春联、门神,挂宫训图,恭奉坤宁宫萨满神位至堂子。《故宫过大年》一书中记载,宫中对联的撰写,主要是由饱学、善书的翰林们来完成的。比如乾隆年间的张照,就颇得乾隆皇帝赏识,经常书写春联,据说还有为乾隆皇帝代笔的荣光。宫中春联的制作,则由工部与内务府共同完成。不同于民间,清宫春联的形制比较特殊,都是用墨笔写在白绢上,再制作好边框,悬挂于宫廷朱红的柱子上。宫中摘下保存春联的时间选在第二年开印之后,具体时间要到来年二月初三。
据《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记载,“我满洲国,自昔敬天,与神与佛,出于至诚。故创基盛京,即恭建堂子以祀天,又于寝宫正殿恭建神位以祀佛、菩萨及诸祀位。”太庙是明清时期皇帝对先祖进行祭祀的地方,作为宫中过年期间的重要事项,每年都会举行祭祀。这其中,袷祭是一年中最大规模的祭祀仪式,在每年除夕的前一天,历代帝后神主都将被恭请到大殿合祭。

张贴春联,悬挂宫灯的养心殿东次间照片。
新京报:故宫之中各道宫门之上都张贴了门神和对联,张贴时有哪些讲究,与民间有没有不同呢?
橘玄雅:清宫的楹联和门神,和宫外区别不大,只不过更精细一些罢了。最主要的区别,是清宫的楹联其实是以白色为最多的。据说旗俗尚白,所以福字、楹联,均是白底黑字,遇到个别喜庆的年节,比如说帝后的整寿,才会均改为红字。这点与我们今天的崇尚也是不同的。

岁朝图。清代岁朝图的图案,要么选择花卉,要么选择炉瓶,都是迎春、吉祥的喻意。
家宴肴馔丰富,皇帝平日都独自用膳
除夕和元旦,是过年的高潮,这两天宫中的活动安排也格外多。在除夕这一天,乾清宫外的万寿灯需要撤联挂灯,皇帝则需要在保和殿筳宴蒙古王公,赏戏、守岁。
重头戏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元旦当日。这一天的安排很多,包括了开笔书吉语;浏览《时空书》授时;礼佛、祭昊天上帝;祭祖、祭堂子;在乾清宫设家宴与宗亲宴;向皇太后行礼贺年;在太和殿受贺宣表、举行国宴;还要书写《心经》、赏戏。据橘玄雅介绍,抄经是古代贵族常见的一种行为,清代也是如此,主要是祈福、还愿之用。
与清宫剧中不同,清代皇帝平日都是独自用膳,只在年节时才与后妃一起吃饭,称为“家宴”。元旦家宴一般是早晨,在辰初(上午7点)举行,地点在乾清宫,有时候也在漱芳斋后殿金昭玉粹。皇帝席位居中,皇后在皇帝席东稍后,妃嫔席在东西,对面而设。
《宫里过大年》这本书中记载,宫中除夕夜有守岁的习俗,皇帝、皇后及妃嫔们在除夕夜守岁,各宫要摆吉祥盘、消夜果盒。除夕、元旦家宴是皇帝与后妃女眷、亲王、皇子等分别举行的团圆宴,虽为家宴,也要严格遵守礼仪程序进行。“筳宴开始,皇帝升座、离去都要演奏中和韶乐。在皇帝进茶、进酒、进馔时,与宴者要叩头行礼,被赏赐茶、酒、馔时,与宴者还要叩头谢恩。尽管筳宴肴馔丰富,品种繁多,但出于礼仪和礼节的约束,与宴者根本不能真吃真喝,以免失体面。所行礼仪完毕,皇帝离座,家宴结束。”

中和韶乐,源自古代雅乐,是明清两代举行祭祀、朝会、飨宴等重大活动时所使用的宫廷音乐。

乾清宫檐下陈设中和韶乐旧照(刘阳供图)
新京报:可以介绍一下在元旦举行的明窗开笔仪式吗?
刘阳:开笔书写吉语,也叫明窗开笔。在中国古代,这种开笔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仪式,代表着一年之始。皇帝在元旦这一天,要饮屠苏酒,举行开笔仪式,用来盛屠苏酒的酒杯,就是金瓯永固杯,只有在进行开笔仪式的时候,它才会被拿出来。
我认为这次展出的最珍贵的展是瓯永固杯,为什么它是最重要、最珍贵的?金瓯象征着国家政权,永固取政权永远巩固之意,这个东西总共只有四件,北京故宫一件,台北故宫一件,另外两件原本在圆明园,后来被抢走,现在收藏于伦敦华莱士典藏博物馆。

现藏于伦敦华莱士典藏博物馆的两件金瓯永固杯(刘阳供图)
宫中除夕夜吃素馅饺子,皇帝也发压岁钱
与民间相仿,清宫新年的第一天要吃饺子,皇帝对此极为重视。清代皇帝不仅要吃饺子,还特别讲究饺子馅和吃饺子时的仪式,将其视为不忘祖宗,不忘发祥之地的表现。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帅十三副遗甲时,连年浴血奋战,死者无数,为表忏悔,努尔哈赤曾对天发誓,每年除夕包素馅饺子祭奠死者,从此,清宫之中就留下了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清朝前期和中期的几位皇帝都严格遵守祖宗遗训,在除夕晚上辞旧迎新瞻拜礼仪之后,到乾清宫东侧的昭仁殿小屋吃煮饺子。

痕都斯坦白玉梅花式盒与贮存其中的“花钱”。古人过年包饺子时会放钱币,皇帝元旦时吃的饺子里也包有钱币,以预示一年吉利,但其中所包的并不是实际流通的钱币,而是“花钱”。
此次展览的“敦亲睦族”单元,展示了元旦这天,皇帝与宗亲、后妃分别宴饮的场景。展览参照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膳底档的记载,仅此一个场景便动用超过100件文物,以复原陈列的方式,呈现了宗亲宴上的金龙大宴桌与宗亲宴桌。
宗亲宴也称“宗室宴”,即皇帝家族宴会。按清制记载,每年元旦及正月十四(上元节前一),皇帝举行宗亲宴,参加者均为皇室近支亲藩。皇宫之中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只有在宗室宴席之中,近支诸王与皇子以长幼为序。当然,乾隆帝曾特别举行过大规模的宗室宴。如乾隆十一年(1746)于瀛台设宴,赐宗室王公,与宴者长幼列坐,行家人礼,由皇子行酒。乾隆四十八年设宴于乾清宫,命皇子、王公等及三四品顶戴宗室一千三百余人入宴。在嘉庆九年(1804),也曾设宴于惇叙殿。

新年期间张贴了门神,装饰一新的交泰殿旧照。(刘阳供图)
新京报:故宫有哪些区域,属于过年期间会涉及的区域?有哪些区域观众可以去游览,有哪些新年活动并不在故宫之中举行呢?
刘阳:太和殿肯定是要涉及而且肯定能去的,因为在元旦这一天,要在太和殿举行大典,剩下就是乾清宫等区域。重华宫斗茶也是一项很有意思的过年活动,但是这个区域并不对外开放。
橘玄雅:清代宫廷里在年节里涉及的区域还是挺广的。比如说正月初一这一天,要在宫里所有供奉神佛的地方拈香行礼。以咸丰四年为例,正月初一,咸丰帝先后在养心殿、钦安殿、乾清宫、奉先殿、坤宁宫、钟粹宫、弘德殿、大高殿等拈香行礼。这些地点,现在有的开放,有的不开放。宫外的,则主要是堂子、太庙等处,基本也都是祭祀事宜。
新京报:可以说说重华宫茶宴的事情吗?
橘玄雅:重华宫茶宴是清高宗乾隆帝创设的。重华宫原本是高宗乾隆帝在皇子时期的潜邸,后来升格为宫。从乾隆初年开始,每年正月初二到初十这几日内,会选择一个吉庆的日子,召集一些文采比较好的大臣,在重华宫举行茶宴。在茶宴上,主要是饮用三清茶,这种茶是以狮峰龙井为底,加上梅花、佛手、松子仁,使用雪水烹制的,味道还在其次,主要是崇尚的一股“文人气”。
新京报:宫中特别是乾清宫的家宴和宗亲宴,和我们寻常百姓家的团圆宴类似吗?主要有哪些人参与呢?
橘玄雅:乾清宫的家宴和宗亲宴也统称为团圆宴,其中除夕的为家宴,与宴者是皇帝与后妃以及皇子、皇孙。正月初一的是宗亲宴,与宴者是以近支宗室为主的高等爵位皇族。在名义上,这是皇帝“家庭”和“家族”的聚会,展现的是皇帝敦睦家庭、统领家族的身份。而在实际上,无论是家宴还是宗亲宴,其礼仪性都远高于娱乐性,不能单纯的视为“吃饭”,而应该视为“典礼”。
编辑:杨岚
关键词:皇帝 过年 清宫 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