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全国文明村”浙江宁波陆家堰村的改革秘诀
一个开奔驰的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捡垃圾的村党支部书记,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陆家堰村,两者竟然画上了等号。
晚饭过后,从奔驰车后备厢里掏出“文明督查员”的红袖章,拿上钳子、手电筒,拎起塑料桶,60岁的姚宏法从村委会出发了。作为陆家堰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他和同事将挨家挨户进行垃圾分类抽查,村道上看到垃圾会随手扔进塑料桶里。“村里的环境靠每个人努力,我们当干部的就得冲在前面。”
村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自然村,在册户数365户,户籍人口865人,外来人口1056人。在鄞州区数以千计的村落中,陆家堰村是个非常不起眼的小村。不能靠山吃山,基础设施不健全,交通不是特别便利,村集体经济也刚够“开门费”。
姚宏法早年经商,2008年回归当上了村干部。从此,这个有些人心涣散的城郊区级贫困村,开始脱胎换骨。2017年,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公布,陆家堰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很多人问我陆家堰有什么秘诀,我觉得也没什么秘诀,就是党风带民风,党员带着群众一起干。”姚宏法不善言谈,但在规范党支部建设上雷厉风行、身先士卒。
刚到陆家堰,诸多困难摆在面前。新农村建设没有经验怎么办?姚宏法决定出门“取经”,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一次次去周边地区考察参观。“我们抱着学徒的心态学习每个村的长处,消化后为我所用。”姚宏法说。
2015年,陆家堰开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并向乱扔垃圾、乱堆杂物“宣战”。村中心的广度公园原是杂草丛生、建筑垃圾成堆的地块,姚宏法带领村干部、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徒手搬运垃圾,从天蒙蒙亮干到日上三竿。
为了节省成本,村干部集思广益,根据土堆的高低起伏设计景观,仅用了8万元就让“脏乱差”有了“高颜值”。“我们村集体年收入不高,买个物件都要货比三家,一分钱得掰成两半花。”陆家堰村妇女主任郭洁洁说。
经过“见缝插绿”的“微整形手术”,陆家堰村转角处一个个垃圾场或乱石堆改造成了景观小品。
最脏最累的活,党员干部来做。“书记头顶烈日清运垃圾,他带头,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陆家堰村村委会主任郁光明1米8的个头,挂在嘴边的话是“我力气大,劳力活我来。”
立规矩,建制度,清旧账,理家底。正如陆家堰的马灯调里唱的那样——“干群合力一条心,干群合力万事成”。
党员活动室里,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党建工作原则、党建工作主要任务、“三会一课”制度、村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等全部上墙。在支部党员固定活动日计划表上,每月15日要做什么,写得清清楚楚。
2017年6月,陆家堰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目前村里八成以上居民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陆家堰制定了奖罚分明的制度,并成立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志愿者组成的4个监督组,不定期入户抽查。
“如果连续3次被敲蓝章,那么这户村民将被认定为不合格,将无法享受村里的相关福利待遇。”姚宏法说,在明晰的制度和严格的执行下,村民们逐渐养成了自觉分类的好习惯。
年近七旬的陈国英曾是上海知青,如今女儿在上海工作,她自己却选择留在陆家堰养老。“这几年村里越来越美。”陈国英白天干完家务经常去村里的文化礼堂上网冲浪,晚上则变身村头广场的“舞林高手”。
近些天,闲不住的姚宏法正在琢磨着给村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升级换代。“还打算引入乡村旅游,有了好环境,相信陆家堰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姚宏法说。
编辑:张同天
关键词:陆家堰村 文明 生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