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服务好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宣传”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与委员共商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小记
“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服务水平不是靠我们自己说,应该由企业来评判。”1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来到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科技界一组和经济界一组联组讨论现场,与委员们共商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开启新时代广西改革发展新征程大计。“要全面对标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营商环境的目标,持续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鹿心社说。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必将给广西在‘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的新进程中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自治区党委提出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恰逢其时。”陆海平委员建议出台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发展规划,支持示范区对标大湾区建立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机制,构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体系以及与大湾区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
“我认为应该站在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的角度来思考广西实体经济如何在未来实现大发展。建议通过‘方向、路径、抓手、推力、基石、载体’这六大维度来壮大广西实体经济。”刘志雄委员希望广西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和产业转移这一波机遇,以产研为核心、产融为助力、产城为载体,三位一体构建新一轮的科技产业创新智能生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在人才引进、金融赋能和交通布局等人流、物流、金流等三个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发展突破,形成相互支撑的生态系统。
“人才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邓国富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大实施人才强桂战略的力度,重点在“引”“育”“活”三个字上做足文章。加大引进人才的政策力度,加强对广西本土人才的针对性培养,深度释放科技人才发展的活力。出台更加积极的政策,健全激励人才的机制,给科学家“放权”“松绑”“加油”。
“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冯小华委员提出,要进一步改革改善现行科研体系,科研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
“进一步做足‘边’的文章,打造边境现代产业经济带。”姜世明委员认为,沿边既是广西的区位特点,也是广西的发展优势。广西必须充分用好、用足边境红利、物流、劳工、原材料等优势,加快发展广西边贸落地加工和出口加工企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边境现代产业经济带。
近年广西出台了系列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减轻税负等普惠性措施,以及持续简政放权、优化审批等改革,营商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企业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痛点’,希望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注和解决。”廖长香委员提出,招商引资不要“喜大嫌小”,要充分了解行业特点,做到“喜新不厌旧、抓大不放小、重外不轻内”;服务企业要精细,产业配套要落地,优惠政策确保延续性。
“听了廖长香委员的发言我很有感触。”鹿心社说,“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服务水平不是靠我们自己说我们制定了多少政策、我们有多少条,应该由企业来评判。”
“把企业引进来之后要服务好,服务好现在这些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宣传。”鹿心社说,政策是死的,执行政策还是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把握政策的核心要义,不要死抠条文,思想僵化,不敢担责。关键是在政策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把事办好。比如说人才政策,我们求贤若渴,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但人才还是留不住,问题到底在哪儿?“希望我们委员帮助我们把问题的症结找准,有关主管部门针对这些问题,把痛点、堵点打通,不要把政策条例都是停留在纸面上。”
“要把握数字经济的历史机遇,与世界接轨。”练志锋委员认为,在数字经济趋势席卷全球的今天,广西的传统产业经济必须借助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四位一体的产业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进而实现产业的升级和企业的转型。
“充分发挥边境口岸作用,大力发展边境‘口岸经济’,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陈军委员说,2019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一年,建议积极争取针对“口岸”的特殊土地政策,加大发展边贸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边境地区交通路网。
创建现代特色农业东融先行区,提升广西农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大力推动广西农业高质量发展。黄定寿委员建议以绿色发展推动广西农业强优转型升级,在全国打响广西农产品“绿色牌”“富硒牌”“长寿牌”等系列“桂字品牌”。
“要立足大局,把握大势,把加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摆在广西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来抓。”结合委员发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鹿心社说,“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融入大湾区建设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鹿心社指出,要着力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在用地、用水、用电、融资成本高、企业负担重、税负重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要切实解决一些部门和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全面对标大湾区,着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营商环境的目标,持续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打好降低企业成本的组合拳、主动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一系列举措,营造助力企业发展的大气候。
“要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对接融入大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鹿心社希望委员们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紧紧围绕事关广西对接融入大湾区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提意见建议,共同推动东融战略的实施,为“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多做贡献。
编辑:王丽鑫
关键词:广西 委员 大湾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