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悦读 悦读
趣谈新春年俗:古代过年为啥要贴门神像?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31日电(记者 上官云)每到喜气洋洋的新年,在一些人家的大门口,总能看到上面贴着一对或威武、或眉眼慈祥“门神”,画工也许很简单,却也为春节添上一丝别样的韵味。

门神是中国民间所称的“司门守卫之神”,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守卫家宅平安,是中国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
为啥古时过年要贴门神像?
门神,是民间信奉的“司门之神”,在新春时节祭祀门神、张贴门神画的习俗由来已久。
《礼记》是一部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书籍,相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记载了先秦礼制。其中《祭法》中讲到“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有一种说法称,门神实际源于上古时期的自然崇拜。
那时,古人认为,家中的门、灶台等皆有“神灵”,由于门供日常出入,地位比较重要,所以祭祀时,它是五祀(门、户、中溜、灶、行五种主要祭祀)之首,后来演变为门神。
民俗学专家王娟解释,一般贴“门神”,要在除夕吃年夜饭之前贴。古代大门分两扇,贴门神像时刚好一左一右。
古代科学、医疗水平比较低,瘟疫疾病对人们生存威胁比较大。所以,门神成了民间颇受欢迎的守护神,大家愿意在新春佳节、除旧迎新的时候贴上门神神像,请它们守卫家宅、祛除邪祟。

除了神荼和郁垒,古代“门神”还有谁?
民间传说中,古代比较早成为门神的是神荼和郁垒二神。
《山海经》里说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株很大的桃树。在桃树枝干延伸出去的东北处,有一座“鬼门”,把守此门的两位神将,就是神荼和郁垒。
他们的职责,便是防止害人的鬼物进入世人家中,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敬仰,把二人作为门神贴于门上驱邪挡煞。
随着时间流逝,“门神”人数开始增加。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门神”,大概是秦琼和尉迟恭。此外,还有钟馗、包公、文天祥等等,明朝的海瑞,后来也成为“门神”中的一员。
还有一类祈福门神即为福、禄、寿三星。这些门神虽出现的时间、区域不太一致,但都代表了人们祈福的愿望。
新年贴“门神”背后的美好心愿
虽然都有祈求吉祥的寓意,不过,早年间门上的“门神”并不是画,而是用桃木板雕刻成的实物。有时候是只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有时候是雕刻出二人的形象。
《搜神记》里提到:“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眠,以驱不祥。”

魏晋南北朝,过新年时大门上要有门神像的习俗在民间已颇为流行。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也有人说,桃符后来被借指春联。但不管怎样,桃符每年要更换一次。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春日》里描绘人们过新年时的景致,“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便印证了这种民间习俗。
门神画的风格却不一而足。“武门神”一般穿袍挂戴、气势威武,“祈福类”的门神要慈眉善目一些。有时候,画上还饰有爵鹿、蝠喜等喜庆图案,契合新年的祥和氛围。
其实,正如民俗学专家所言,过年贴门神画体现的是古人希望家人平安、来年吉祥如意的心愿。那也是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的憧憬,和再朴素不过的期待。(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门神 古代 神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