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探访一个人的“乘警组”
铁路售票全面实行了实名制,小偷惯偷和有案底的人不敢肆意妄为。
列车车厢及车站等公共场所都装有监控设备,对犯罪行为是很好的抑制。
“大家注意,手机充电时人不能离开!”“这是谁的手机,人呢?”“你也太不小心了,手机也这样乱放!” 春运正酣,1月26日夜里,广州开往北京的Z36次列车非常拥挤。乘警长谭凌云拨开人丛一路巡查,他的眼睛在各个角落迅速扫描,双手不时摸摸消防器材、车内监控摄像头、行李架,嘴里一直在“唠叨”着手机。
干了26年铁路警察的谭凌云说,在过去半年约30万公里的执勤中,他已经没有碰到刑事案件甚至是严重的治安案件,恶性案件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了,现在他最多的事情是帮着乘客找手机和找行李。倒回10年前,他怎么也不会料到,铁路能变得这样安宁。
7天4次穿越春夏秋冬
在北上广等中心城市,人们的上班距离最远能达到多少?30公里?50公里?
这些数字对谭凌云来说不值一提,他从家里去上班超过500公里。1月26日上午,谭凌云整理好行装从湖南衡阳的家中启程,搭乘最便捷的列车前往广州,到他的工作地点——位于广州火车站的铁警广州公安处乘警支队报到,领取警具警械及各种执法装备,进行各项上岗前准备,下午4时30分准时上车执勤,这一上车就是7天。
与他7天相伴的是一个行李箱,里面装着春夏秋冬四季制服,这7天中他的执勤路线是广州—北京—海口—北京—广州,约1万公里,4次穿越春夏秋冬。
在车上,他是乘警长,也是警员,这个乘警组就他一个人,所有的大事小情,都靠他一个人处理。“10年前不是这样,这样的长途执勤至少2个人,有时候3个人。” 谭凌云说,车内乘警减少与很多因素相关,但归根到底还是治安好转,一个人的“乘警组”应对日常勤务已经够了。
高铁开通之后,客流向高铁转移的趋势明显。今年春运,广铁预计发送旅客6000万人次,高铁发送量占到七成。相对来说,谭凌云执勤的普速列车乘客大幅度减少。但进入春运以后,普速列车乘客急剧增加,硬座车厢超员50%,已经达到目前所控制的超员极限,列车通道、洗手台、两车连接部位……到处都挤满了旅客和他们的大件行李;跟着谭凌云在缝隙中穿梭巡车,每一趟差不多要一个小时,没走几个车厢记者已经开始出汗了。
谭凌云说,现在的工作环境比以前好多了,过去的车厢内连行李架上都是人,没办法通过,车厢内发生小的治安案件,只能等前面靠站了下车绕到对应车厢去处理。如果出现紧急情况,需要立即抓捕犯罪嫌疑人,只能从旅客的肩膀爬过去。
在谭凌云的记忆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处警是在2006年春运期间。当时他所在的乘警组正在广州开往重庆的1076次列车上执勤,当列车开行到桐梓至遵义区间时发生了恶性案件,5个劫匪爬上列车,反锁住一列车厢两头的门后持刀抢劫,逼着旅客一个一个掏钱。列车上旅客太多,等乘警组赶到事发车厢时他们已经趴到了车顶高压电网下躲藏。谭凌云既不能让他们逃掉,又不能逼他们太急导致触电身亡的事件发生,双方就这样僵持了4个小时。劫匪们最终熬不过,跳车逃跑,谭凌云和同事们也立即跳车追捕,5个劫匪抓到3个。他在追捕过程中不小心踏空崴到了脚。
“10年前,我上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身着军装或看起来像军人的旅客,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义务安全员队伍,以维护列车内的平安,震慑不法分子。当时每趟车最少都有十几个人,现在已经没这个必要了。”端起他的旅行玻璃茶杯,谭凌云悠然地喝了一大口,过去的辛苦都成了往事。
不能有一点疏忽
“警察同志,我的手机不见了。”
“你刚刚不是在边凳上充电吗?我提醒你小心的嘛,再仔细找找?”
“不好意思,我塞到旅行袋里去了……”
记者与谭凌云一起巡查到卧铺车厢时,遇到一个“丢”手机的旅客。谭凌云说,现在他在车上的工作,离不开两类案件,不是替旅客找行李,就是替旅客找手机。也有部分见财起意的盗窃行为,真正上车来盗窃财物的惯偷已经很少见了。
记者问,为什么这短短的几年,列车上的治安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谭凌云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全社会治安环境的好转,列车上的治安状况也从中受益。其次是铁路事业的发展,铁路售票全面实行了实名制,每个旅客身份透明,小偷惯偷和有案底的人不敢肆意妄为;列车车厢及车站等公共场所都装有监控设备,各种安防科技的运用对犯罪行为是很好的抑制;以前有人会爬上车来偷盗,现在车辆基本都是全封闭的空调车,爬不上来了。
“上一个班一共接了3起报案,都是丢手机和行李。” 谭凌云说,对乘警来说,最费时费力的是乘客间互相拿错了行李。就在上一个班,两位旅客旅行箱相似,一位旅客下车拿错了竟浑然不觉;另一位发现随身行李包并不是自己的,自己包内有重要证件、银行卡、现金等,他坚称一定是有人将他的旅行箱掉包了。谭凌云调出车内监控一帧帧画面查找,费了很大的力气认定,应该是旅客拿错了行李。确定另一位旅客的身份,找到联系电话,联系上对方,帮着两位旅客交换行李……整个事件处理下来,帮助谭凌云处理案件的列车员都忍俊不禁,一个治安报案变成了一件好人好事,而谭凌云还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丝不苟地处理,做笔录、写报告、结案。
“不认真不仔细不行,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谭凌云给记者讲起了1996年春运的一次经历。事情发生已经20多年了,但他一直记得。那年,广州到重庆的列车硬座车厢严重超员,很多农民工旅客不敢喝水,不敢起身,不敢上厕所。在这种极端拥挤、极端压抑的情况下,列车上连续发生几起旅客意识出现幻觉的事件,谭凌云每次都是踏着旅客的肩膀爬过去将出现幻觉的旅客隔离出来,稳住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安静下来。“现在条件好多了,这类情况已经很少碰到了。”谭凌云说。
凭声音判断行车区间
“现在车正在湖南宜章县白石渡车站附近,这里铁轨的声音我太熟悉了。”一路上,谭凌云向记者展示了一项“绝技”,听铁轨声音判断地名和行车区间。“车已经行驶到大瑶山隧道第九号断层”“前面是株洲”……在铁路上24年风风雨雨,他能辨识不同地方不同的铁轨声音,Z36上的列车员打趣说,“有谭乘警长在,卫星导航都省了!”
但是所有铁轨声音中,谭凌云对白石渡车站情有独钟。“你可能不知道,2008年春运雨雪冰冻灾害期间,我和1700名旅客被困在区间小站白石渡整整29个小时。”那时候没有高铁,维系广东3000万农民工返乡的大动脉就是老京广线,但由于电网的原因京广线中断了,广州火车站先后滞留了超过200万等待回家过年的旅客,还有数十万人被堵在回家的路上……
谭凌云就和1700名旅客一起,被滞留在白石渡车站。
“我的职责就是维护车上1700名旅客的安全与秩序,即使车开不动,车上也不能乱。”在非常时刻,乘警长就是秩序,就是信心。
没有吃的,没有饮用水,长时间的等待,旅客情绪开始波动了,这是一个不好的兆头,要让乘客情绪稳定下来,最好的安抚就是一碗热腾腾的米饭。
谭凌云立即带着车上的精干人员,踏着结冰的道路徒步数公里,在村里老乡家买来半扇猪肉和一些米面蔬菜,这远远不够车上1700名旅客的量,他们当即作出决定,免费供应老人小孩,同时做好其他旅客的安抚工作。此举让旅客情绪逐渐平复下来。
短时间没有吃的可以忍受,没有水却万万不能,白石渡车站没有给水车,谭凌云和大家一起用水桶肩挑手提,灌满了几吨的水箱,保证列车上水不中断。
“那时候没想其他的,就想尽一切办法确保旅客安全。” 谭凌云说,直到20个小时之后临时调配的内燃机牵引车抵达冰雪封冻的白石渡车站时,他才松了一口气。
平平安安才是真
在和记者聊天的时候,谭凌云一直在用手机忙碌着,他说他现在不得不做“低头族”,旅客现在向他“报警”也不是以前那样扯着嗓子喊乘警了,而是微信扫码“报警”。
在车厢的各个显眼位置,都能看到列车报警二维码。乘客在车厢任何位置遇到情况,扫二维码即可向系统报警,系统再将其分配给当班乘警,乘警支队的指令也通过微信系统下达给乘警。“很多乘客都在使用这个报警系统,但多数还是找手机、找行李。” 谭凌云说。
不过也有例外。就在不久前,微信报警平台转下来协查通知,刚刚确定有一个犯罪嫌疑人张某可能在车上,如能查证立即抓捕。谭凌云脸色一下子严峻起来,他立刻整理好警械装具,按平台提示前往查证。但位置是空的,全车彻查也没能找到张某踪迹,周边旅客说,这座位从开车起就一直空着,估计是张某买了这个座位的票但并没有上车。虚惊一场之后,谭凌云说,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车票实名制和人脸识别技术逐步在车站使用后,乘警们直接与犯罪分子斗争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在车站外就会被识别、被拦截、被抓捕。但反过来谭凌云又觉得很欣慰,这样一来列车上旅客们就更加安全了,“平平安安才是真。”
“听铁轨的声音,现在是在衡阳,快到我家了。” 谭凌云指了指窗外,窗外黑沉沉的什么也看不清,“我可以和古人相比了,古人三过家门而不入,我一个班纵横中国上万公里,来来回回四过家门,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了。”说完他自己都笑了起来,笑容是那样灿烂。
李 刚
编辑:张同天
关键词:旅客 列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