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85岁老人眼中的农村变化:日子更好了,盼孩子多回家
适逢新春佳节,家住河南省遂平县的刘玲老人招待完来往客人后,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看电视。阳光透过窗台打在她满是皱纹的眼角,映照出过往岁月留下的痕迹。
刘玲已85岁,由于年事已高,有点耳背,习惯地坐在小辈中间,看着他们天南海北的瞎侃。只有突然提高的音调才能让她反应过来,这是在和她说话。
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回忆起新中国以来农村的变化,她的话匣子才慢慢打开。
日子越过越好
说起这些年农村最大的变化,刘玲把票投给了越过越好的生活。
“五六十年前,孩子们都吃不饱,上学的钱东拼西凑才填上。即使三四十年前,很多人家里日子也是过得紧,指望着分到的那一亩三分地过活。90年代兴起外出打工后,农村家庭里才有了积蓄,各家也都盖起了小洋楼。”
1978年恢复高考是改变很多大学生命运的机会,但上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则是很多农村人改变家人生活的机会。
本来聚在村口吹口哨的年轻人,成群结队涌向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异乡挥洒汗水的同时,也把一叠叠钞票带给了家人。
“现在,这些钱让瓦房换成了楼房,让自行车变成了小轿车,有些人在县城里买了好几套房子,春节时甚至还会带着家人出去旅游。”刘玲说。
“这几年政府还给了各种低保、补贴的钱,小孩上学也不用交学费了,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很多。”
基础设施越修越好
不仅有越过越红火的日子,村民们还有了越来越方便的基础设施。
“你看现在通往村子里的路修得那么好,估计根本无法想象以前的路是什么样。”刘玲笑言。
“以前都是黄土路。晴天的时候,你在路上走,如果来一辆‘架子车’,就会荡起一身土,‘风尘仆仆’地走到家,家人看不下去的话,就用棍子拍打一下。雨天就更惨了,土路立马变泥路,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如果不小心,还摔一身泥。”
这些年,那些令人“痛恨”的路都摇身一变铺上了石子和沥青,终于不用再“受罪”。
除了修路,改变的还有村民家里的水、电、气设施。
在中原地区,前些年很多村民们喝水都用的“压井”,一种需要人力的引水设备。再早些时候,则是用桶从井里打水,可以说费力费时。
“近几年,村子里逐渐通了自来水管道,人们洗衣做饭可以直接从水龙头里接水,相比以前方便了很多。同时也安装了天然气管道,让人们做饭也更加省事。”刘玲表示。
希望孩子们多回家
随着人们慢慢富裕起来,一部分人去了城市买房,离开了村子;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外出打工挣钱,常年不回家,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只有留守老人和儿童穿梭在街头巷口。
平时宛如空城的村子,过年才能渐渐充实起来。大年三十村子里响起的鞭炮声,“点燃”了过节的气氛。
“过年最重要的是‘人气’,但现在一些人不愿意回来过年,比如我的两个儿子。还有住我前面的邻居,已经有20多年没有回来过了,今年过年时才好不容易回来了一次。”刘玲说。
“想我小的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节,因为平时吃不到什么好的东西,但过年时父亲总会想法子弄点好吃的给我们,也给我们做新衣服。”她回忆,现在人们平时就可以吃到想吃的东西,不再“缺衣少食”。
“早些年我还能忙活的时候,过年时蒸枣花馍、炸果子、祭祀祖先,条条都是少不了的,现在很多人也都不愿意忙活了。”刘玲说,“不管怎么样,时代在进步,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只希望外面的孩子能多回几趟家,多陪陪父母,吃几顿团圆饭。”
编辑:张同天
关键词:日子 农村 刘玲 老人 变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