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黑龙江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亮点回眸
打造最优环境:硬碰硬实打实
我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亮点回眸
■精简事业机构36%,精简事业编制22%
■公开曝光部分窗口单位,共问责6843人
■公开通报破坏司法执法环境典型案例和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32起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挂牌成立
■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龙江发展的鼓点这般急促。
2018年以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和强力推进下,我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各地各单位集中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政府失责失信、弄权勒卡、流程不优、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苦练内功、增强本领,优化环境、服务发展,整顿作风优化环境亮点频现,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省上下,一个个“硬碰硬”的招法,一项项“实打实”的措施不断“闪亮登场”,使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答卷,扎实落笔。
钢牙啃硬骨猛药治沉疴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8年2月22日,正月初八,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全省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哈尔滨召开,标志着从2017年开始的机关作风整顿工作,由省直机关向全省深化拓展,彰显出重塑投资营商新环境,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信心、决心和紧迫感。
会议决定,今后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都要召开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不松劲、不停步,久久为功。
在这次会议上,省委书记张庆伟强调,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事关全省发展大局,要坚持依法办事、推进法治化建设,坚决打好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
时隔20天后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张庆伟再次表示,尽管黑龙江省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下一步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用钢牙啃硬骨头,用猛药来治沉疴。
道虽迩,不行不至。
全省上下,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和劲头,扎实工作,深入推进。
——一对一审核百余个实施方案,开展千家企业调研。将全年工作细分为“思想发动和方案制订、开展集中攻坚、考评验收”三个阶段,统筹制订全程指导计划和任务分解清单,一对一审核97家省直单位、13个市(地)实施方案,反馈修改建议600多条。开展千家企业调研,确定18家省直单位作为整顿重点,督促公开承诺、全程跟踪指导。
——对标国内先进,推进“小前台大后台、少审批多服务”。推进流程再造、压缩时限,网上办事、社会公开。市县两级事项由96459项归并整合为9371项,共减环节36171个、减前置件38654个。建立完善全省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分级分批向社会集中公布“跑一次、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事项。
——全面推行“一把手”走流程、处(科)长坐窗口。设立网上评价投诉监督平台,推进“四零”延伸、大厅升级。集成设置服务窗口,大厅事项平均进驻率达到60%。
——精简事业机构36%,精简事业编制22%。开展机构编制专项清理,结合党政机构改革推行大处(科)室制,基本完成省级“三定”工作。已印发和正在送审省直部门事改方案39个、占48%,精简事业机构36%,精简事业编制22%,超额完成精简目标。
——公开曝光部分窗口单位,共问责6843人。强化警示震慑从严监督问责通报,拓宽举报渠道,在各级媒体公布当地投诉监督电话,在实体大厅设置投诉箱和监督岗。严肃问责通报,对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线索具体的问题直查快办,对查实的问题严肃问责、公开曝光、绝不姑息。省级先后公开曝光部分窗口单位政务服务不畅等典型案例12批,各地共问责6843人。
而今,放眼全省,“作风环境无小事”“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正在逐步打开,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正在形成。
以案为镜鉴震慑显威力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东北地区要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强调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凸显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这些重要要求,为我省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推进龙江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
针对一些部门存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一些行政审批和执法权力集中单位个别干部以权谋私、弄权勒卡,一些职能部门服务不优、效率低下、衙门作风严重和个别窗口单位纪律涣散、作风松弛等问题,我省打出常态化明察暗访、抓典型立案查案的一记重拳。
省级成立专门暗访督查组5个,各市县成立暗访督查组682个,采取暗访大厅、现场检查、模拟办事、访谈群众等方式,集中查处多起典型案件。省级共开展7轮次明察暗访发现问题线索301件、办结172件;市县共发现问题线索5166件,办结4812件。
2018年11月16日,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环球剧场内座无虚席,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警示教育大会在这里召开,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各市(地)、县(市、区)设分会场,参会人数达万人。会上,播放了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明察暗访专题片、公开通报了破坏司法执法环境典型案例和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32起,全省干部深受触动。
“这次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警示教育大会,主要是通报剖析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发展环境方面典型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干部,以案为鉴、汲取教训,强化震慑、引以为戒,以实际行动和过硬作风重塑投资营商新环境,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张庆伟开宗明义,为警示教育大会点题。
这是一次触及灵魂的会议,在广大与会者心中激起阵阵波澜。
“相比于正面典型的引导,反面典型的警示同样重要。”有的党员干部感慨说。
这次大会,在以案为鉴、汲取教训、强化震慑、引以为戒的同时,把改革创新作为治本之策,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群众办事的难点,完善改革思路、做实改革举措,释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以深化改革新突破推动重塑投资营商新环境。
会后,省里第一时间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严格“五深查五对照”,统一发放“一书一片”(会议材料汇编、暗访专题片光盘)1.5万份。
今日黑龙江,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是正在呼啸行进的列车,一经加速就全力冲刺,绝不懈怠停歇。
铁律塑环境法治护远航
在标本兼治上持续发力,在探索创新中清除“荆棘”。
2018年10月28日,在黑龙江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一个崭新的机构——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挂牌成立,承担省委省政府发展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统筹推进协调全省发展环境整治各项工作。这一举措向外界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我省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绝不会只是一阵风,而是正在转化为制度层面的努力。
新机构成立不到一个月,工作就迅速全面展开,利剑出鞘,斩除顽疾。
2010年一家企业在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进行投资,由于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人员更替,原来约定好的回购项目,成了遗留的难题,这次企业把情况反映给了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很快得到了受理。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督察专员邢新宇说:“像这样的投诉,我们局成立一个月以来,每天平均都要发生8~ 10起,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成立以来,也是对我们整个投诉办理的工作流程进行了一次再梳理再优化,这样从受理,到查办、到反馈、到问责、到曝光、到最后整个案件的结案,有了一个整套的闭环的流程。”
营商环境面临的困扰和存在的问题,许多是体制机制不活造成的。为此,全省上下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打响一场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硬仗。今年1月闭幕的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我省今年立法工作的重头戏,这部地方性法规历经三审,两次征求意见,为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扎紧“制度之笼”。
“在立法中,我们坚持体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使制定的条例立得住、真管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为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时鹏远说。
在法治的护航下,标本兼治,让民营企业安心投资、顺心办事、舒心创业,龙江重塑环境重振雄风指日可待,龙江振兴发展的步伐快速而稳健。
回首2018年,我省狠抓作风整顿和优化营商环境,从思想上、体制机制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以钢牙啃硬骨头的劲头,持续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批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制约发展的“堵点”逐步化解,不动产一般登记业务办理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办理历史遗留不动产权证157万户,“基本解决执行难”执结案件31.1万件。省市县各级30个高频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2018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4.42万户,增长7.3%,企业对营商环境平均满意率大幅提升。
而今,龙江大地风清气正,活力奔涌,广大干部群众正在朝着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发展目标,万众一心、奋力前行。(记者 孙佳薇)
编辑:王丽鑫
关键词:环境 营商 优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