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在悉尼爱上中国年
新华社悉尼2月11日电通讯:10日,澳大利亚悉尼著名的达令港内,今年当地中国春节庆祝活动的压轴大戏赛龙舟正在上演。
龙舟在水面飞驰而过,岸上锣鼓声声,人头攒动,为南半球的夏日增添了一份火热的年味,也为今年的春节庆祝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悉尼市政府每年都会举办中国农历新年庆典,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今年的庆祝活动为期10天,共有80余场活动,为本地民众和各国游客带来了一场盛大的新春狂欢。
2月1日,悉尼海港大桥就开启了灯光秀,喜庆吉祥的红色和象征着农历猪年的粉色勾勒出大桥的身影。2月4日除夕晚上,著名的悉尼歌剧院也披上了“中国红”,伴着绚烂的烟花,送上农历新年的祝福。
从环形码头的十二生肖巨型花灯,到市中心购物区里金灿灿的飞猪吊灯;从唐人街热闹的舞狮表演,到商家挂起的红灯笼、红条幅,红红火火的氛围,烘托出农历新年的喜庆欢乐,让澳大利亚人感同身受。
“我们经常参加农历新年的活动,我喜欢那种热闹的感觉,有的看有的玩,还可以体验一些文化活动,感觉很好。”当地居民乔说。
4日,乔和家人来到环形码头看花灯,他的小儿子属牛,还特意跟高达6米的岩石憨牛灯合了张影。“他的学校有中文兴趣课,他知道自己的属相。”
和乔一样从中国年中找到乐趣的,还有住在悉尼东部海湾市的居民们。新南威尔士大学孔子学院和当地市政府9日在黛西花园里举行了一场新春游园会,将中国庙会的热闹欢乐搬进了社区。
游园会上,居民们可以捏面人、写福字、弹古筝,还可以穿上汉服拍照留念,或是在各个摊点上品尝美食。一旁的舞台上,则是太极拳、绕口令、舞狮等特色文艺演出。
“孩子们可高兴了,特别喜欢武术表演。这个活动很棒,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相互了解。”当地居民凯说。
除了民俗活动,美食是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喜欢中国年的重要原因。澳大利亚华裔人口过百万,饺子、年糕、汤圆等节庆食物对于澳大利亚人来说并不陌生,超市里很方便就能买到。不少澳大利亚人还在春节期间走进中餐馆,来上一顿中式风味的年夜饭。
春节期间,悉尼市政府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饺子宴,吸引了数百名当地民众和游客参与,并最终打破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吃饺子人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饺子很受澳大利亚民众的欢迎。我们也知道饺子是中国农历新年很重要的一种传统食物,这样的活动很好,能让大家分享不同的文化。”悉尼市议员杰斯·斯库利说。
“(中国)农历新年庆典是我们重要的文化盛事,也是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的重大活动,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利益。”悉尼市市长克洛弗·穆尔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分享,了解,融入,正是举办一系列农历新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目的。在澳大利亚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中国文化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认识。不少澳大利亚人从这些散发着年味的活动中,感受到中国年的意义。
编辑:张力洋
关键词:活动 悉尼 农历 新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