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太原有个“马克思书房”
走进马克思书房,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第一感受。入口处是身穿燕尾服、须发皆白的卡通版马克思画像。画中的马克思面带微笑,直视远方,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仿佛向人们传递着他内心的伟大抱负。左手墙上,数十幅和马克思有关的图片、油画,直观地反映了马克思和朋友们高尚的友谊,和妻子燕妮真挚的革命爱情,还有他在工人阶级中的所学所感所悟。与之相对的是一面书脊模样装饰的隔墙,墙上《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及“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等字样赫然在目。
穿过这个让人震撼的通道,书架上错落摆放的两万多册不同时代出版的马克思著作映入记者眼帘。一本名为《干部必读——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的书籍一下子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本书出版于1948年,按照古籍判定办法来说,已经算是红色文物了。在这里不仅有众多早期出版的马克思著作,还有英、法、俄、日等外文马克思著作书籍1800余册。同时,这里还有太原市委党校提供的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献,能够基本理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脉络。在这里,面对记者“感受如何”的提问时,一位学生模样的女孩答道:“这里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工作人员介绍,这两万多册图书中,除太原市图书馆的自有藏书外,还有大量相关单位和个人捐赠的图书。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任超得知太原市图书馆筹备马克思书房后,亲自在书柜中挑选出百余种图书捐赠。同时,安排专人将社里已经出版的相关书目进行整理,捐赠了3000余种图书。
细览马克思书房,真让人惊喜不断。在马克思书房,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地方是半弧形书架环绕着的区域——“马克思大脑”,阶梯式设计的书架,既可陈列图书,又是可供阅览的座位。在这里,既可拾阶而坐静心读书,也可开展讲学交流。为何要叫“马克思大脑”?郭欣萍解释说,一是这里设计形似大脑,二是这里是做宣传教育的,起大脑中枢作用。在这个“大脑”中央,是一张T形桌,三层阶梯书架有60个阶梯座位,在这里可以听马克思故事,上思想品德课,还可以上党课,组织讨论。马克思书房开放八个多月,这里已组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293场。
书房西侧,还开设了“主题邮局”,集马克思主义传播、公共文化场馆、主题阅读空间与邮政服务及邮政文化于一体。读者可以亲手从马克思书房主题邮局寄出一封封信件、一张张明信片。
在出口处桌上,三种影印版《共产党宣言》的文创产品一下子就抓住了记者的眼球。这三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一本是1948年博古校译版本,一本是1949年最后一个竖排版本,一本是1959年人民出版社版本。
“今天的学习会让我受用一生,一定要做一个能造福社会,有目标、有理想、有本领的人。”“欣赏一幅幅油画的同时,你便不自觉地走近了一个不一样的马克思。”“多年之后,我希望还能回到这里,闻着书香,回味今天的美好时光”……翻开马克思书房的留言簿,一段段饱含真情的话语让人感动。
太原市图书馆馆长郭欣萍介绍,依托马克思书房,太原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在这里启动了“太原市培养‘小小马克思’行动计划”,2018年6月1日启动仪式当天,成成中学的47名学生在这里接受了第一堂专题教育课。太原市“时代新人”优秀宣讲者赵旭围绕“马克思为何伟大”“我心中的马克思”“我理解的马克思”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太原市“小小马克思”培养计划除在马克思书房参加故事课教育外,还包括四项内容:组织主题班会课,让学生了解马克思,走近马克思;组织阅读马克思相关图书;举办“做个小小马克思”作文比赛;聘请时代新人担任辅导员,走进学校,讲述新时代奋斗者的故事,引导学生向身边榜样看齐。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3日 09版)
编辑:杨岚
关键词:马克思 书房 太原市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