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无锡十余万游人冒雨“赶”庙会 看民俗巡游“品”年味
2月13日,正月初九。一年一度的“泰伯庙会”在吴文化发源地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举行。尽管当天空中飘着细雨,但热闹的民俗巡游、趣味十足的非遗嘉年华和众多送文化下乡惠民演出一起“扎堆”亮相,仍是吸引了无锡及周边城市的十余万游人齐聚此间,在正月里走亲访友“品”年味。



每年正月初九,梅村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泰伯庙会”,弘扬泰伯三让天下的至德精神,纪念先祖开发江南的历史功勋。每年的这一天,四乡百姓纷纷前来游泰伯庙、焚香参拜“让王爷”,世界至德宗亲十二姓氏(吴、周、蔡、江、汪、柯、辛、翁、曹、洪、方、龚)之后裔也纷纷来到梅村,以各种形式归宗祭祖。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泰伯庙会”主题是“江南源·吴歌里·春在梅里”。作为江南地区每年开春后的第一个庙会,“泰伯庙会”在历经社会变迁后,已逐渐成为融祭祀仪式、探亲访友、农贸集市和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民间集会活动。

今年的“泰伯庙会”现场,民俗巡游无疑是“最红”的一个环节。记者在现场看到,今日一早,梅村街道的梅里中路两侧就挤满了“慕名前来”的游客,他们拿出手机、相机,拍摄着“人山人海”的一幕。

“我在无锡市区做生意,听说这里有庙会,就带孩子来看看。”来自西安的曲先生告诉记者,高跷抬阁、花篮迎春、舞狮子这些节目是他儿时的“记忆”,如今他带着3岁的儿子跟着巡游队伍走了一路,既是怀旧,也是“亲子教育”的一种实践。

76岁的周大爷是梅村本地人,当他看到“渔翁戏蚌”这支巡游队伍时,兴奋地跟身边的晚辈“科普”了起来:“这是老法头里(吴地发言,指以前)农闲时经常看到的演出,对演员的精神状态和表演技艺都有要求,好多年没见着了,模样没变。”

不光是外地人来的多,无锡市区也有很多人每年是“定点”要来梅村“赶”庙会。“不图别的,就图一个热闹。现在对吃喝没什么太多的讲究,就是缺一种‘仪式感’。对我们这家子来说,过年不来梅村走一走,感觉这年跟没过似的。”无锡市民陈女士说,自打她记事起,家人总会在正月初九这天来梅村“走亲戚”,吃个饭、买点糕团,逛上一圈之后回无锡市里。现在她已结婚生子,也依然保留着这个“好传统”。

对此,“泰伯庙会”的主办方工作人员认为,庙会既是一次群众广泛参与的、属于每一位热爱生活的市民们的“节日”,也是梅村全面展示自身崭新形象的重要机会。所以,“泰伯庙会”从2010年开始增设民俗巡游、元宵灯谜会等传统活动,意在鼓励普通市民共同参与,并希冀成为“交流的平台、情感的纽带、文化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据悉,“泰伯庙会”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一直以来都是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载体。2007年,“泰伯庙会”被列为第一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泰伯庙会”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底,“泰伯庙会”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巡游 民俗 孙权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