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珠峰永久关闭不实 游客区下撤2公里
珠峰永久关闭不实 游客区下撤2公里
游客观赏区域从珠峰大本营下撤至绒布寺,登山运动不受影响;大本营以上去年清理垃圾8.4吨

昨日,一条有关“珠峰无限期关闭”的消息引发热议。记者核实发现,该消息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珠峰管理局发布的公告遭到误读。公告实际上讲的是禁止游客进入珠峰绒布寺以上区域。
日喀则市珠峰管理局副局长格桑称,此次游客游览范围下撤是为了撤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下撤距离不到两公里,对游客的游览观赏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西藏自治区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珠峰高海拔登山运动不受“禁令”影响,照常进行。
旅客允许进入范围下撤两公里
日前,日喀则市定日县珠峰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即旅客允许进入珠峰的范围由原先海拔5200米处的大本营,后撤到海拔5150米的绒布寺,下撤不到两公里。
也就是说,近日网传的“珠峰无限期关闭”消息不实。
昨日,日喀则市珠峰管理局副局长格桑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禁令”是为落实2018年国家“绿盾”行动相关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格桑介绍,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部分。按照划定,绒布寺附近S515省道及省道两侧100米的范围内皆属实验区,游客可在此区域内观赏珠峰。“下撤距离2公里左右,对于人们观赏珠峰其实没有任何影响。”
今春安置攀登珠峰遇难者遗体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和西藏自治区体育局昨日联合发布声明称,将制定珠峰登山季管理办法,规范市场管理,规范发展登山产业,制订登山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水平,按照市场规律提高登山价格(特别是攀登珠峰价格),推动登山产业高质量发展。
攀登珠峰接待服务每年只限春季,根据近年来实际接待人数和珠峰承载量,有计划对珠峰进行开发和保护,登山人数控制在300人左右(包括登山队员、登山向导、登山协作、登山后勤等),尽量减少对珠峰生态环境的影响。
声明称,计划从每年的登山接待服务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每年常态化开展登山环保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加大资金投入,有效发挥西藏喜马拉雅高山环境保护基金会的作用。
此外,计划于今年春季,在征得家属同意的前提下,专项开展攀登珠峰遇难者遗体安置工作,并继续对珠峰、希夏邦马峰、卓奥友峰的登山垃圾进行全面清理。
■ 现状
去年珠峰5200米以上清理垃圾8.4吨
定日县珠峰管理局统计,2018年以来,自治区组织清理珠峰保护区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8.4吨。格桑称“禁令”发布前,珠峰环保相关部门以海拔5200米为界限,“报道中提到的珠峰垃圾为高海拔登山垃圾。”
西藏登山队副队长阿旺扎西告诉记者,登山队去年参加珠峰垃圾清运工作。“今年我们将主要参与高海拔登山遇难人员的遗体安置。”阿旺扎西称,目前登山队共拥有27名运动员,除了登山,从2003年开始,主要负责参与珠峰垃圾清理工作。
此外,日喀则市定日县对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以下区域内垃圾进行了收集、清运和处置,大本营沿线配备环卫工27人,垃圾箱63个,清运车4辆,投入资金360万元委托第三方公司负责运营,已收集转运垃圾约335吨。
今年1月,西藏自治区对《珠峰登山垃圾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目的就是推动建立登山垃圾管理工作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加强珠峰登山垃圾管理。
■ 讲述
10年前珠峰大本营很干净
在环保志愿者米克眼里,10年前的珠峰垃圾没有这么多。
2009年8月,雪顿节前后,米克乘坐T264(现在的Z264)列车,去往拉萨。行前,他约了全国各地11个好友在拉萨会合。在拉萨,他们租了三辆越野车,驱车经过定日县后,前往珠峰大本营。
米克说,进入珠峰大本营连人带车都需要购买门票,车是按照轮子数量收取通行费。从绒布寺到珠峰大本营,路程大概有3.3公里,路上都挺干净的,没什么垃圾。在珠峰大本营附近,有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石碑周边也比较干净,没有丢弃的杂物。
大本营当时就有很多藏民自己开办的帐篷旅馆,一个帐篷睡满可以容纳20多个人,当时是40块钱一晚。帐篷内取暖和照明,烧的都是羊粪和牛粪,也比较环保。“我在营地周围走一走,发现是比较干净的。有些藏民摆个小摊,卖藏族工艺品之类的,但是看不到什么杂物。营地周边的水源,溪流也比较干净,水质比较好。”米克说。
高海拔区域多是人类排泄物
郭佳明去年作为北大珠峰登山队队员登顶珠峰。
在攀登途中,他见到很多垃圾,他认为珠峰有垃圾的原因是不方便。
“因为在爬山的时候环境比较恶劣,旁边也不会有垃圾桶,要么就把垃圾随身带着,要么就随手一扔。显然第二种方法对很多人来说更方便。”郭佳明说。
他们在登山过程中,做了名为“顺手一袋”的环保行动。“我们在进山前制备了一些印有我们LOGO和这次活动主题的小背包。在爬山的时候会把这个小背包挂在我们的登山包上,我们走到哪里,就会把沿路的垃圾捡起来。我们一路走一路捡,没走多久就能捡满一袋,一共捡了满满几大包。”郭佳明说。
据他介绍,在海拔6500米以下,就是雪线以下,环境比较好,这一带的垃圾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就是一些零食的袋子。但是到了6500米-7000米的高海拔的区域,垃圾多是人类的排泄物。因为那里条件恶劣,很难去把所有人的排泄物都收集起来运下去。
■ 建议
可使用VR等技术满足游客
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关注珠峰及青藏高原环境问题多年,在他看来,珠峰核心区限制游客进入是特别必要的。
“我们已经明确了解到人类活动对珠峰带来了影响,对整个地球而言,珠峰是很关键的一极,减少人类对它的影响,使珠峰能够更健康、更持久地存在下去,发挥它对全球生态的作用,在生态文明时代是我们的责任。”周晋峰说。
珠峰限制游客进入,人类的科学体验、冒险精神应该如何“安放”呢?对此,周晋峰认为,现在的VR技术、AR技术都可以带给游客真实的体验,卫星探测等技术手段都有助提高对珠峰的认知。
在他看来,珠峰限流还体现了这个时代对代际公平的认知。“我们应该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和我们一样享有对自然的权利。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步骤,也是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能从中取得大量经验来供全球的人学习,意义巨大。”周晋峰说。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马瑾倩 王俊 周世玲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珠峰 登山 垃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