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中国西北“空中杂技”传承百年 见证悠久人口迁徙史
17日,农历正月十三,日头渐高时,“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千户营村庙里,鞭炮声此起彼伏。按传统,打着各式脸谱的孩童们,当日起将在此上演“空中杂技”高台。

所谓高台,其下有台板支撑,台板上是特制的两三米高的细长木杆或铁杆,将装扮传统戏剧人物的孩童,绑在以刺绣、剪纸等伪饰的高台上,形成高、悬、妙、奇特点,来讲述传统戏剧故事。
打着红桃式脸谱,头戴插翎子的头盔,扮演《大闹天空》中孙悟空的千户营7岁的马鑫一出现在村庙,就成为村民、游客及摄影爱好者拍照的对象。他扮高台已有四年,算是里面的“老人”。
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高台立在房檐,或架着脚手架,马鑫和同伴们,踩在高台的小踏板上,连同腰、腿和脚,被村里的师傅们用布绳紧紧缠裹在高台杆上。
“这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我小时候也扮过。”高台《大闹天宫》的“台长”龚生禄说。
中午时分,千户营高台随着社火队伍,被村民簇拥着在村里行进,祈福平安。
高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富先说,因戏剧曲目不同,高台造型两三年会适当变化。但中新社记者了解到,寓意“点状元”的脚踏鳌头、面目狰狞的“魁星”高台最引人注目。
千户营人相信,高台技艺传承几百年,是先民们从江苏南京迁徙而来时传至当地,因此,寓意特殊的“魁星”高台上百年来样式几乎未变。
“魁星”高台之后,《三大财神》《樊梨花征西》《封神榜》《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主题最常见。“我们从最初的三台,增加到之后的五台、七台,直到现在的十九台,”李富先说,村里讲究高台台数“绑单不绑双”,今年还特意加了展示强国主题的高台。
李富先说,每个高台,因戏剧人物需要有一至六名孩童不等,“孩子太小不好绑,太大绑不上。这两年,大小适中的娃娃们很缺,今年还从隔壁村里‘借’了几个。”
但57岁的传承人李富先对这门手艺还是信心满满,“我有十几个徒弟,我只要在下面指点,他们上去绑就可以。”
让李富先得意的是,一些孩童的戏服、帽子制作手艺,徒弟们都已掌握。今年腊月,村里还召集村民办了培训班,教大家高台绑法及改造方法。
不止于千户营,地处中国西北的青海省农业区,多地都有高台表演传统,只是千户营的表演最为人们津津乐道,但都流传着“高台是在明代洪武年间从南京传到这里”的人口迁徙记忆。
一支16人的摄影师团队从江苏南京到达湟中。“我们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好的表演,也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表演。”摄影师朱嗣德感叹。(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高台 传承 西北 空中杂技 迁徙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