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中国仍在上演最好的消费故事
中国仍在上演最好的消费故事(国际论道)

1月14日,消费者在河南郑州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购物。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摄
近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1亿元,同比增长9%。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连续五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
“中国仍在上演世界上最好的消费故事。”英国《金融时报》曾发表评论称,“中国正在将其增长模式转变为更多依赖消费、更少依赖投资的模式。随着中国从‘世界工厂’向消费市场转变,中国会为全球企业提供一个规模巨大、增长迅速的消费市场。”
春节消费实现“开门红”
国内接待游客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全国电影票房超过50亿元,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及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双双首次破万亿……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一份亮眼的数据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内需潜力。
国际社会关注到,在消费连续多年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当下,春节消费的劲风无疑在2019年开年之际吹来阵阵暖意。
美国财经网站Seeking Alpha刊文称,“进入农历新年,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中国消费者。”
“春节黄金周的消费额往往是衡量一年消费形势的重要指标。”《日本经济新闻》关注,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中国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5%。
如今,中国人的春节消费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观影、旅游已成为许多人的过年必选项目。这是中国消费升级的一个缩影。
路透社报道称,2019年春节假期期间,中国各地零售业及餐饮业红红火火,旅游人数也创新高。其中,休闲旅游、观影观展、民俗活动等体验式消费越来越受到欢迎。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今年春节,中国基层和乡村的春节休闲方式已不再只有唱歌、打牌、打麻将“老三样”。民俗活动、文化展览等极大丰富了民众的节日生活。
消费背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报告称,“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将经济模式转变为增速较慢但更可持续的模式。政府还努力让经济朝着依靠私人消费而非国家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的方向发展。这种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奏效的。”
《纽约时报》也有相似的观点:“那种认为中国是‘世界工厂’、用廉价商品冲击全球市场的观念已经严重落伍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已转变为更依赖国内居民消费的模式。”
结构与方式日益多元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回落。对此,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报告认为,这一统计只包含实物零售,未包含居民服务性消费。事实上,2018年居民服务性消费占比已达50%左右。“零售总额增速放缓掩盖了消费者在服务业上支出的稳定增长。这表明对中国消费者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分的。”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也认为,在中国,随着消费者在医疗、休闲和旅游上的支出增加,服务业日益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中国消费的更广泛指标看起来并不糟糕”。
在美国财经网站Seeking Alpha看来,对消费者至关重要的是收入和就业安全。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一直保持强劲势头,城镇登记失业率仅3.8%。另外,对中国100个主要城市的职业介绍所进行的实时调查显示,供求关系依然健康。尽管制造业的用工需求有所减缓,但正得到服务业的弥补。
“2019年,中国消费市场的展望仍十分积极。”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报告乐观地预测:“其主要驱动力在于服务消费领域的坚挺以及政府采取的个人专项抵扣等一系列支持增长措施将产生效果。”
当下,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消费市场的生力军。
据电子商务市场研究公司估计,2019年,中国的网上销售额预计将增长30%,达到1.9万亿美元,在销售总额中的占比将达35.3%。到2019年年底,中国将占全球网上销售额的55.8%。该分析报告还指出,“中国已经是全球电子商务销售的领导者。”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援引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共有1010亿人次通过手机应用(APP)消费,中国用户数量占比40%。
美国移动设备数据分析及市场研究企业App Annie认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特色在于各城市差异度明显。一线城市手机消费市场非常成熟,而三、四线城市APP的市场及消费正待开发。“这两种现象结合在一起,正是中国成为市场发动机的原因所在”。
“中国有望成为零售业的领头羊。”电子商务市场研究公司的高级预测主管莫妮卡·皮尔特分析说,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消费者正从农村转向城市,收入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中国电子商务巨头促使网购蓬勃发展。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中国的人均零售开支迅速增加。
中国消费力影响世界
“如果中国消费者咳嗽,全球流感或将随之而至。”美国财经网站Seeking Alpha以一个形象的比喻,直言中国消费力对世界经济的意义,“一个13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对全世界其他地方的重要性不亚于对北京的。”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也表示,中国消费者是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因素,目前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消费增长能够与中国媲美。
近日,《纽约时报》的文章《为什么美国企业需要中国消费者?》称,“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若被拉低,那全世界的企业都要跟着遭殃。”文章分析认为,那些面向中国消费市场的公司——无论本身是否在中国——都有着极大的潜力。纵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的消费者市场也将继续增长,并将继续成为任何全球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市场。
奥地利《标准报》则期待奥地利从中国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中受益。该报道认为,尽管中国公司目前还以中国的电子商务领域为主,但它也为外国卖家提供了新的机会,这也适用于奥地利的出口商。奥地利驻华使馆商务参赞马丁格拉兹说:“中国人越来越重视质量,年轻一代消费者更注重品位和个性,奥地利很多公司已经涉足中国。”
意大利媒体则看好中国对橄榄油的消费需求。据意大利网站IIprimatonazionale的文章分析,中国每年平均生产约5000吨橄榄油,占全球生产总量的0.2%,产量较之国内消费需求低了9倍。在此背景下,意大利必须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制定长远战略,扩大与中国间的商业对话。“中国的市场不仅仅对于‘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现在’更是如此。”
英国商业杂志“The Drum”网站则从西方品牌的春节营销方式入手,分析如何获取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青睐。该文章指出,西方品牌如果不想错失春节这个消费黄金期,就要用心地去理解中国和中国消费者——不但要熟谙古老中国的传统习俗,还要了解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
李嘉宝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国 消费故事 消费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