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黄震:借力科创板,建设“技术转移之都”
作者: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黄震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了《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对上海而言,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推动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结合点,也是更好服务全国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我们提出以技术转移为突破口,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融合,把科技金融产业链做完整、做卓越,将上海打造成为“技术转移之都”。
技术转移,不仅是催生高水平科研的原生动力,更是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科技与金融有效融合,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新产业、新就业岗位,是国家和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如硅谷创新集聚区、波士顿创新生态圈以及纽约、伦敦、东京等大都市,无一不是辐射全球的技术转移中心、创新产业的策源地和高端产业群的集聚地,并以此形成在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和控制力。
建设“技术转移之都”,上海在人才、科技、金融、法律和城市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要打响“上海科技服务”品牌,把技术转移当作一个核心产业来打造,聚焦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技术交易,形成我国枢纽型技术交易核心市场;进一步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打造衔接国际通行规则的技术转移体系,推动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技术转移网络重要节点。让长三角的技术、全国的技术、世界的技术汇聚上海,通过“技术+金融+市场+服务”,四位一体,再从上海出发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使上海真正成为长三角的龙头、“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让“找技术,到上海”成为一张国际名片,最终使上海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技术转移之都”。
建设“技术转移之都”,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政府搭台,要做好顶层设计:以激发技术转移相关主体活力为目标,尽快研究出台促进上海“技术转移之都”建设的相关政策,建立促进技术市场快速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立技术转移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出台上海科技服务人才政策。让市场主导、企业唱戏:充分尊重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技术转移商业模式创新,由市场发现科技价值,建立技术资本化机制,推动技术市场、服务机构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大力发展一批专业化的技术市场服务机构、多元形式的技术经纪组织,打造全球性技术转移信息平台,形成一批技术转移领域的“阿里巴巴”,为技术转移各方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技术评价、中试孵化、投融资、技术交易等综合科技增值服务,形成一个万亿级的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产业,由此孵化源源不断的科创板上市企业。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一个资本市场新板块酝酿成熟,一项牵动整个资本市场的制度性变革落地。牢牢把握历史机遇,着力打造“技术转移之都”,由此将产生源源不断的“虹吸效应”,成为人流、物流、科技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聚地,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形成科创中心建设和金融中心建设的系统性突破。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技术 转移 建设 上海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