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让“故宫夜场”引领文化传承新方向
2月17日下午,故宫发布“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信息,引发持续关注和抢票热潮,2月19日、20日两天活动预约票火速“秒光”。18日故宫元宵节“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的测试灯光陆续亮起,吸引了数十位摄影爱好者爬上景山万春亭拍摄。(《新京报官微》2月19日)
在中国传统喜庆节日里,故宫博物院将举行“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94年来第一次为百姓开夜场庆祝节日,这既是故宫这座神秘的“皇宫”积极继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更是有关部门“与民同乐”的表现。
而在公众看来,在古代“皇宫”里渡过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意义非凡:可以登城墙,赏午门城楼、太和门广场等迷人的灯光夜景;可以观看虚拟现实影片《角楼》;可以观赏到城墙南北两侧通过艺术灯光投影于建筑屋顶上的《千里江山图卷》等绘画作品及神武门区域的神秘夜景......人们的期待是如此热切,以致于元宵节当日的票务系统2月17日开放预约当天下午就全部约满,而正月十六日的票,来自媒体的消息显示,18日开放当天早晨,“几乎是在20分钟内售罄”。更多人期待,故宫夜景能否常态化开放。
故宫在中国传统节日首次开放夜场,显然承担了更多的管理和安全责任,比如有关夜场灯光的装饰、有关地方安全问题的监管及有关文物的夜晚保护,都更多了一份风险,这或许也是94年来“首次开放夜场”的重要原因,但是无论怎样,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能让人们更多体验、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的欢乐,故宫不仅要开放夜场,更在开放夜场中搞出一连串的文化体验活动,让人们在特殊的节日、特殊的地方感到欢乐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故宫如此率先带头,显然用心良苦,也开了一个好头。
尽管我们一直在大力倡导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但有时候,在一些地方,文物管理部门并没有带头将这一倡导具体落到实处,对文物保护有加,开放不足,传承不够,面对着众多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却一直缺少传承,缺少足够大的开放思维,缺少足够多的引导示范,因此,不少时候,并没有让人们更多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活动的独特内涵,并没有让人们享受到应有的文化魅力。
而重要的问题在于,在不少地方,其实还是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很好地继承发扬甚至是直接对公众开放的,但有关部门却碍于文物保护、安全问题等这样那样的考虑,或者僵化的思想,并没有在特殊的节日,将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奉献出来,对公众开放,让公众能更生动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精髓,感受到不一样的节日文化和独特文化内涵。
据了解,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近年来,在全国博物馆中,故宫在文创、传统活动策划、大型展览等各类项目和活动中都非常超前和时髦。比如春节期间有“紫禁城里过大年”展、数字沉浸体验展,还可以参观“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还能在故宫观赏天灯、万寿灯,还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综艺《上新了故宫》到推出给孩子们的绘本《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故宫正在通过大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让公众享受到了故宫承载的独特文化和教育资源及优质文化服务体验。据了解,在经历了“紫禁城里过大年”,和即将进行的“紫禁城上元之夜”之后,故宫明年还要过“600年大寿”。
据了解,从2012年到2018年,故宫开放面积从30%增加到80%,越来越多的院落、展览、文物与公众“见面”。即使是故宫雪景,今年雪后在网上放出后,也达到了5000多万的访问量,故宫的独特文化品牌越来越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赞赏。而同时,在大胆进行文化传承的同时,故宫博物院还以其大胆的文创思路和市场动作手段,收益也急剧增加:2017年,故宫文创部线下收入近1亿元,线上淘宝网店收入近5000万元。此外,故宫也有其他部门贡献文创产品收入,故宫所有的文创产品全年总收入达15亿元。
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对接观众,故宫博物院走在了全国文物管理部门的前面,如何以更大的力度开放,如何引导、带动全国更多地方开放文物,接纳观众,是文物管理部门的神圣责任,因为这是优秀的文化传承,更是一种思想创新,是新时代下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大胆融合创新。
我们期待,有更多地方文物及其他非物质文化能像故宫博物院那样,能有更大惠民举措,更大程度地开放,更大力度地接纳群众,让人民群众真正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新时代文化的融合、开放、创新的特殊魅力,真正享受到不一样的文化内涵,不一样的文化中国,进而赋予文化传承新内涵,引领文化传承新方向。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文化 故宫 开放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