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甘肃收藏者30余载收藏4万余方石头 建石文化博物馆

中新网兰州3月1日电 (杨娜)初春时节,甘肃洮河石文化博物馆馆长边正学依旧坚持每天饭后漫步在洮河岸边。河水冰冷刺骨,可看见中意的洮河石,边正学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下河捡拾。
年过六旬的边正学谈论起自己收藏的4万余方观赏石,如数家珍。35年前,父亲从洮河岸边拉回建筑所用的洮河石,边正学在一方方石头中,发现了形似古树、似脸谱、似文字的石头,精美的花纹图文并茂地呈现在他面前,让他爱不释手。

“当时周围的邻居们有人喜欢收集石头拿回家做装饰品。”受此启发,边正学发现从河岸边的淤泥中挖出的石头,不但可以用作建筑用料,而且形状各异、花纹繁多的石头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从此之后,边正学便开始了他的收藏之路。做建筑工作的他,将工程所用的石头进行筛选,遇见自己喜欢的,造型花纹独特的,均收藏起来。“十八罗汉”“敦煌飞天”……随着收藏的石头越来越多,边正学开始给他收藏的石头分门别类,并通过参加学习培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临洮县位于黄河上游右岸一条大支流——洮河流域,是黄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之称。痴迷收藏石头让边正学意识到,一方方洮河石所承载的内容,不仅只有奇特和美观,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内涵,更让收藏变得有价值。
此前,甘肃省观赏石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议在临洮县举行,该县县长王海妮在介绍当地文化时表示,“因文而兴,因水而灵”。该地具有马家窑、秦长城、貂蝉以及李氏等文化名片,并且洮河水不仅孕育丰富悠久的洮河文明,还孕育出灿烂的洮河“石文化”。
从“门外汉”到考取中国观赏石监评师和价格评估师资格证书,边正学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学习,获取更加专业和系统的知识,在此过程中,他的鉴赏能力逐渐提升,多年来的藏石中一些较为普通的石头也被他淘汰,他也更加了解洮河石与其他石头的不同之处与其所承载的深厚文化。

边正学介绍说,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石头相比,因洮河水域的独特性,洮河石更加细腻,并且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象形石。“据说多年之前,马家窑陶罐是素罐,因为洮河岸边的农民捡到了花纹独特色彩美丽的洮河石,将上面的花纹绘至陶罐,才有了马家窑彩陶。”
因为洮河石的与众不同,当地的“石农”越来越多,洮河岸边捡拾石头收藏并以此为生的人逐年增加,但因为零散买卖,一盘散沙,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看到这样的情境,边正学又萌生了新的想法,建一座洮河石文化博物馆,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台,并以此宣传洮河石文化。
在经过前期走访全国其他石文化博物馆学习经营理念筹备多年之后,2013年,边正学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筹划临洮石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工作。2019年年初,坐落在洮河岸边的洮河石文化博物馆建成,入驻了60余家经营洮河石的商家,并计划于2019年4月27日正式开馆。
能将大家聚集起来,在边正学看来,不仅是为他们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让洮河石经营更加规范化,拓宽销路,也为当地民众以及前来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一个了解临洮文化的窗口,让石头上所承载的深厚文化被更多人所熟知。
将自己三十余年收藏的4万余方石头搬进博物馆之后,边正学和工作人员一起,将所有的石头按照彩陶文化、貂蝉文化、李氏文化等分门别类,让前来观赏的游客在“赏石会友”之时,了解当地的文化。
此外,边正学还计划延伸石头产业链,做石艺产品,通过在石头上作画写字,让其具有观赏价值的同时还具有警示教育作用。“让临洮的老老少少都喜欢自己家乡的石文化,我建这个博物馆就真的有了意义。”边正学如是说道。(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石头 文化 正学 甘肃收藏者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