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启金委员谈人才培养:师傅带徒弟,仅仅是义务?

2019年03月04日 19:36| 作者:胡方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胡方玉)常言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随着我国产业升级,高技能人才显得尤为宝贵。来自生产一线的许启金委员,对人才的话题特别关注。在今年的提案中,他希望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缺少必要的培训基地、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培养人才的能力和意愿,且部分职业院校存在硬件、师资不足的现象。他建议国家和企业要为青年人学技术提供必要的良好环境和平台,着力打造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从政策上应给予企业、院校以及校企合作单位更多的扶持。“现在知识更新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一些上进心较强的技术工人却没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许启金委员说。

作为一名“工人发明家”,许启金觉得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才培养中 “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依然有必要发扬和继承。“这样的优点是有亲情感、手把手传授示范性强,这样可以减少青年人学技术摸索的时间,少走些弯路。”但这种形式存在问题是:“师傅带徒弟”大多是义务性的,降低了师傅的参与积极性。他建议政府和企业应设立人才培养成果奖,对在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许启金认为,在企业内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企业质量管理,对在开发新产品、研发技术成果上给予资金支持,对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表彰和奖励。“要将企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发挥的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为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提高相应劳动报酬,充分体现高技能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和主人翁地位。”许启金呼吁。

编辑: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