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吕东浩)2018年以来,中共中央明确要求做好“六稳工作”,其中第一个“稳”就是“稳就业”。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张力呼吁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影响,全力抓好“稳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
“落实政府责任,是实现‘稳就业’的有力保障。”张力表示,目前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但“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变”和“忧”的情况不一,迫切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切实履行好本地区促进就业工作的主体责任。他举例说,四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大省,近年来通过制定“稳就业”工作预案、强化跟踪监测预警,出台相关政策、强化服务保障,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风险防控,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533万人,保持了高位平稳运行。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承接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对新增就业的贡献占比超过90%,民营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稳就业”主力军。张力建议进一步简政放权,营造宽松环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吸纳就业能力。
根据预测,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持续增加,企业用工难、用工贵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愿望之间矛盾突出,将给“稳就业”带来不小的压力。张力建议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建设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畅通就业渠道。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和预测,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规范招工、用工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鼓励和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用工和社保等制度,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兴业态实现多元化就业。
编辑:刘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