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韩冬)大熊猫是国际公认的稀有萌物,也是我国的国宝。为大熊猫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关系这个物种的发展。今年两会期间,来自熊猫故乡的政协委员、农工党四川省委主委王正荣特别为家乡的萌物说几句。
“国家确定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达19872平方公里,占整个公园试点面积的73.6%,涉及川陕甘三省矿山、森工职工和居民20多万人,资产300多亿元。”王正荣坦言,由于该区域内矿产、水电、生态旅游等自然资源是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大熊猫公园建设的推进,面临公园规划区史上最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经济发展短期内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王正荣在前期调研中发现,目前国家虽已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及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实施了一些生态补偿办法,但对于国家公园建设尚无明确的生态补偿办法,特别是尚未制定具体的生态补偿标准,以致生态补偿办法制定缺乏科学依据。据此,王正荣此次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科学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生态补偿标准的建议》,提出在“人退猫进”的大熊猫公园建设中,为实现规划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尽快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特别是尽快制定针对矿业、水电、生态旅游景点等对经济影响较大行业的专题生态补偿标准。
编辑: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