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胡京春)“推进全国儿童健康教育工作,要在‘教育对象’‘教育平台’‘教育政策’等问题上下功夫,并在构建‘教育格局’上发挥作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黑龙江省委会主委张显友就全面推动儿童健康教育建言。
随着经济发展,除视力低下、龋齿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成为儿童常见疾病。这让张显友很忧心。他建议要面向不同的“教育对象”,宣传儿童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让不同类型的父母掌握适合自身文化背景、经济能力的“健身处方”“饮食处方”,在儿童的食谱中增加粗粮、绿色蔬菜、水果、大豆发酵制品等的比重。为此,张显友提出要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儿童健康“教育平台”。“如可以社区为基本场所,建设儿童体质测定和健康教育指导站,建立儿童健康教育中心,定期邀请权威专家举办讲座,通过开展儿童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进修学习班、儿童健康教育亲子课程、‘健康厨房健康人生’等活动。”张显友说。
他还建议加强儿童健康“教育政策”扶持。发展正规的、有执业资格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不同级别的儿童健康教育专业组织机构,推动其向社会化、实体化、法治化方向发展。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创造社会支持环境和物质支持环境,建立并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儿童健康教育促进工作体系。张显友提出“以行为矫正为基础,以合理膳食、心理疏导为关键。”如调整学生午餐的营养结构,增加豆豉等营养食品的摄入,发挥日常饮食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逐步探索和推广利用医保卡余额进行儿童健康教育消费等做法。张显友还建议把儿童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健康中国建设体系中来,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建立由发展改革、财政、卫生、教育、文化、人力社保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并扶持与发展儿童健康教育相关产业,营养食疗、中医药治未病服务、教育培训等业态。将儿童健康教育纳入国民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的测评体系。
编辑: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