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王惠兵)在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下,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视角里,涌现出无数许多的创造、感人的故事、动人的事迹,汇聚成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全国政协委员、福耀集团副董事长曹晖表示,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
那么文艺的“繁星”又该如何照亮乡村振兴呢?曹晖建议,首先,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由市、县政府向乡镇派驻文艺工作人员,加强对发展农村文化工作的指导,培养一支懂文艺、爱农村爱农民、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载体。
其次,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通过实施农村地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耕挖掘祖辈传下的非遗、传说、故事、乡规民约及生活规矩的内在文化价值,活化利用老建筑、老街巷、老字号、老故事、老味道、名人轶事等文化元素,引入文化展示、体验、商业、休闲、旅游、创意等活态产业,提升乡村活力与文化魅力。
最后,要加快普及农家书屋的建立和数字化升级,引导更多的资源要素融入乡村振兴中的文化繁荣与共享,与当地的绿色资源优势相结合,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高质量培育适应当地条件基础的特色文化产业,为外来投资的资本与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奠定扎实的基础,让农村农民与市民同步分享社会的文化繁荣。
编辑: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