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才的提案之“道”

2019年03月06日 16:51| 作者:刘洋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刘洋)“俯下身,沉下心,双腿踏进泥土里。”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巡视员李云才的提案之“道”。

从最初学习农业专业,到以技术专员或基层干部身份扎根农村十余年,再到如今站在全国政协的舞台上,为“三农”问题鼓与呼,“农”字在李云才的个人履职档案里,占据了极大篇幅。

2018年,刚刚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李云才的脚步就先到了娄底调研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他从城乡统筹、区域统筹、村级统筹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提案不仅得到水利部门的详细回复,还在中国水利网上作为重点建议进行了采纳刊登,从纸上“落了地”。

李云才在去年全国两会上从乡村振兴、扶贫攻坚、合作发展、农村安全饮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提出了7个提案,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明确答复,合理建议得到釆纳。“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我就换个方式继续提。”在李云才看来,哪怕能推动问题解决向前进一步那也是值得。

今年的两会,李云才带来的五份提案中有四份与“三农”问题相关——在乡村振兴中如何保护优秀农耕文化、创新安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军、统筹推进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乡镇公务员与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双向融通培养机制。

“农耕文化成为五千余年中华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在工业化、全球化扑面而来的今天,农耕文化逐步消失。” 传统村落、生物物种、传统耕种、传统技艺的加速消亡,让李云才感到痛心。为此,李云才建议要统筹谋划乡村文化振兴;以民居民俗民化为载体保护传统自然村落;以生态文明为载体保护古树、古木、古存遗迹;以产业为基础和载体保护地理标志品牌;保护非遗文化;以节庆为载体保护农耕文化的首创精神;以人才培养为载体保护涉农企业优秀文化的成长。

李云才的提案带着浓浓的泥土味。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