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旭常委:“键盘侠”莫成“写字瞎”

2019年03月06日 17:53| 作者:杨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杨雪)在电视台某个热播的汉字类书写节目中,让选手写错的,并不是“饕餮貔貅魑魅”这类汉字里的生僻字,而是如“三聚氰胺”、“郫县豆瓣”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常用词。提笔忘字,似乎早已逐渐成为当下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所共同面临的困境。

“可是让你写CEO、VIP、PK这些新潮的英语,保准儿写得又快又准!键盘是越打越快,汉字却越写越差!”作为著名书画家,王林旭常委在谈到在电脑和网络时代,我国年轻人汉字书写能力的现状,显得有些痛心。

“不只是错别字频现、字体难看、文字运用不规范,一些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年轻人,还出现了用电脑打字时文思如涌,手书时则遇到表达上的障碍。”王林旭继续说道。

电脑和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得青少年在使用汉字时失去了很多规范和必要的选择过程,因而也失去了书写的练习机会。

连续20余年王林旭一直为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做提案进行呼吁。他说,汉字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文字载体,具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深远意义。汉字不仅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在造型审美、寓意能力和情感表达方面也独树一帜,是世界各国研究和关注中国文化地位的一个焦点。汉字的书写不但体现了中国人的基本文化素养,而且和美育和智育都密切相关,正所谓“字如其人”。

在多来年来为中小学生做公益性质书画教育培训和相关调研中也发现,大部分年轻人写钢笔字不合规范,学生在书写上不能达到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纵向比较,当代青少年在汉字的计算机输入和手机短信的书写上,速度大大高于其长辈,但手写的能力却远远低于长辈。很多年轻人追捧的明星在签名时也常常以怪异的字体为青少年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书法训练的缺乏,导致很多青年人对诗词、国画、古文失去或难以产生兴趣,因而距离祖国的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写好中国字,这是面对祖先、当代和后人时,我们无可回避的一个历史使命。王林旭说,对此他的建议可不少。他提出:把汉字毛笔书法和钢笔书法课统一规定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和长修课。为学校在书法能力的等级评价方面提供明确的标准,在考试中加入笔画、笔顺等汉字书写知识。把学生书法课成绩规定为对教师和学校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公立学校的教师和政府公务员招聘中,规定对中文书写能力的审核要求。教育、文化、宣传、科研部门联合制定和推动“中国人写中文”工程,加强远程教育、媒体宣传、书法竞赛,开展无纸化书写练习技术的研发。

“键盘侠”们,还能愉快地书写汉字吗?王林旭对现状忧虑的同时,也充满信心。他说,只要国家重视,个人自觉,措施得力,持之以恒,提高全民汉字书写能力和汉语水平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编辑:刘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