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委员:东北振兴,奋进之笔如何写?

2019年03月06日 19:23| 作者:张惠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张惠娟)“今年,我再次为俺们东北振兴的人才发展问题而说说话。”继去年两会为东北高校人才“南飞”现象而呼吁后,时隔一年,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今年再次将“东北振兴”的使命挂在口头上,写在提案中。今年,他将聚焦点锁定在东北地区“双一流”高校的评价改革问题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这就要求东北振兴不仅仅是经济振兴,同时也包括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生态等的全面振兴。”在赵继看来,国家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和建设“双一流”战略在东北形成政策交汇。如何打好两大战略的组合拳,提高“双一流”建设高校服务东北全面振兴的能力和贡献,并在服务振兴中创建一流水平,实现大学自身的转型和创新发展,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学校驶向何方?评价是指挥棒。而当评价与资源配置结合时,对大学的发展就更具有强的导向作用。”让赵继忧心的是,目前现有各类大学评价对东北高校在服务东北振兴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还不够明显。“受某些国外商业排名机构的强烈导向的影响,学界、社会、乃至社会舆论,都给高校服务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疑虑和困惑,也给高校自身特色发展、追求卓越带来压力和挑战。”

“能否选择部分东北‘双一流’建设高校,结合服务东北振兴战略进行建设成效评价的试点?”赵继建议,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国内评价与国外评价相结合、学术专家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知识贡献与技术贡献相结合的形式,来重点评价“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国际地位、建设成效和发展水平、对科学发展或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贡献,以及对东北振兴战略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建设成效评价试点改革,引导“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发展中争创一流,并为全国“双一流”建设评价提供有益借鉴。

“只有坚持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才能让高校发挥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价值,从而书写东北振兴的奋进之笔。”赵继说。

编辑:刘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