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路强)“我们也经常在网上购买办公用品,有时候发现,一个小小的物件却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太浪费。”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胡诚林关注的是一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快递包装。
“如今,网络购物越来越便利,消费者的线上购物比例大幅上升,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全世界心仪的商品。一方面,快递服务量快速激增,资料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行业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达220.8亿件,超过2015年我国全年快递业务量。另一方面,总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快递包装成为了当下中国经济发展中新的环境问题。”胡诚林委员在调研中了解到,在诸多包装废弃物中,塑料袋、胶带等难以降解的包装物料污染最为严重。这些塑料制品通常会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数百年,不管采用填埋还是焚烧的方式处理,都将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尽管绿色物流已成共识,业界也呼吁消费者加入多方联动,但由于成本高、缺标准,不可降解材料仍在快递行业大行其道。”胡诚林委员建议:借鉴发达国家对类似问题的有益做法,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实施规划,明确责任义务,政府、商家、物流企业、物流平台和消费者“五方联动”,及早防治物流快递服务业带来的日益严峻环境污染问题。推广使用可循环、可再生、可降解绿色包装,杜绝一次性塑料污染包装。对于绿色包装增加的经济成本由政府补贴一部分、关联企业分摊一部分、消费者承担一部分解决。全面推动可循环使用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建立多级便捷化集中回收网络站点,以有偿形式积极鼓励消费者回缴各种绿色循环使用包装物,减少浪费和二次污染。建立电商平台、物流行业“绿色排序”制度,将商家注重环保程度作为确定企业综合信誉级别重要参考值,同时积极表彰奖励先进,曝光、严惩或取缔不作为企业,通过商家来倒逼产业绿色化的转型。
编辑:刘名传